-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預測及動力電池需求量分析
2018/7/24 12:41:5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年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元年,年銷量由2013年1.76萬輛增至7.47萬輛,同比增長324%,并在2015年實現了更高的增速,銷量達到33.11萬輛。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在2017年4月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2014年作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元年,年銷量由2013年1.76萬輛增至7.47萬輛,同比增長324%,并在2015年實現了更高的增速,銷量達到33.11萬輛。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在2017年4月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明確給出了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達到200萬輛,以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以上(假設2017-2025年間汽車總產量約2%,則對應新能源車約700萬輛)的兩個發展目標。轉化為復合增速則在2016-20年和2020-25年分別約為41.4%和28.5%。在新能源車補助方面,除了國家層面的補助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均出臺了對新能源車的補助及優惠政策,包括了北上廣深等近40個省市。國家與地方政府的補助優惠齊上陣,也為新能源車在過去幾年消費端的普及打下了基礎。
國內新能源汽車2014年起銷量大增(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新能源汽車未來產銷量預計(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及預測(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及預測(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9月,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其中“新雙積分政策”具體包括新能源汽車(NEV)積分與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積分,NEV積分可用來抵償CAFC的負積分。根據《辦法》的要求,對于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乘用車企業,將在2019年開始將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其新能源積分比例在2019~2020年分別為10%、12%。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之初,受制于電池技術限制和產業整體發展不健全,插電式和混合動力汽車為行業主流,但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能量密度提升和產業上下游快速發展帶來的成本下降,純電動汽車已經逐步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純電動汽車產量占比近年來不斷提升,從2015年初的52.01%到目前穩定在80.00%以上的占比,更高比例的純電動車意味著在相同新能源乘用車的產量下將新增更多的動力電池需求。
國內新能源車近年月度產量(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純電動乘用車近年月度產量(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2016年動力電池產量約為30.8GWh,同比增長82.2%。隨著政策逐漸落地,以及未來鋰電池生產技術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的普及度提高,未來3年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需求有望保持增長。根據測算,到2022年,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預計將達到215GWh,相比2016年增長近6倍。
2015-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的產量及預測(GWh)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需求量及預測(GWh)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20年國內動力電池產能有望突破250GWh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汽車領域的整體激光焊接滲透率相對歐美國家仍較低。一方面,由于國產汽車的部分配套零部件精度不夠,使得難以使用激光焊接設備,另一方面,也由于國產車普遍主打低價高性價比的策略,對激光焊接這種比傳統焊接投資明顯更大的設備熱情相對不足,因此整體上在國內白車身焊接中的滲透率也較低。但在未來,隨著國內汽車工業整體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輕量化發展趨勢,尤其是在新能源純電汽車領域,預計將會有更多激光焊接的需求被激發出來。此外,本土的汽車零部件廠商整體水平也在穩步提升,并逐步向高端化和精密化發展,預計激光焊接在汽車零部件領域也將會被更多得采用,未來市場空間可期。
國內汽車的歷年產量及未來產量預測(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汽車的歷年產量及未來產量預測(萬輛)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