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投資趨勢分析
2018/8/20 14:55: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且為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一, 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901 萬輛,同比增長3.2%,但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18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增長,行業競爭從增量市場競爭轉為存量市場競爭。在汽車消費升級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且為連續9年蟬聯世界第一, 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901 萬輛,同比增長3.2%,但增速有所放緩,預計2018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增長,行業競爭從增量市場競爭轉為存量市場競爭。
在汽車消費升級、換車人群增多、入門級豪華車價格下探等多種因素推動下,未來幾年豪華車市場仍能保持10%以上增長,品牌結構會趨于均衡。
一、2017 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連續9 年蟬聯世界第一,名副其實的汽車消費大國。,2017 年中國汽車銷量達到2901萬輛,同比增長3.2%,增速明顯放緩,其中乘用車占比85%,占比下降2 個百分點,商用車占比15%,占比上升2 個百分點。
2017年中國汽車銷量及增速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乘用車與商用車增速對比來看,過去幾年乘用車增長是高于商用車,但是在2017 年出現反轉,商用車增速在2015 年開始觸底回升,而乘用車早已進入微增長時期,2016 年是受到購置稅刺激出現短暫的高增長。
乘用車與商用車增速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乘用車增速情況分析
1、乘用車市場需求情況分析
2017 年乘用車銷量達2480 萬輛,同比增長1.6%。預計2018 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零增長,行業競爭從增量市場競爭轉為存量市場競爭。
受購置稅減半影響,1.6 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1719 萬輛,比同期下降1%,占乘用車銷量比重為69.6%,比去年同期下降1.1 個百分點。在2018 年購置稅徹底退出后,1.6 升及以下乘用車銷售將繼續受壓,銷量下滑,占比回落到68%-69%之間,為歷史上均值。
2017年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增速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6L及以下乘用車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SUV的市場銷量情況分析
乘用車按車型可劃分為轎車、SUV、MPV、交叉型乘用車等。2017 年唯有SUV 保持快速增長,轎車和MPV 銷量下滑。轎車銷量1193 萬,同比下降1.4%,SUV 銷量1028 萬,同比上升12.4%,MPV 銷量205 萬,下降17.6%,交叉型乘用車銷量53 萬,同比下降20.4%。
從銷量結構來說,SUV 占比逐年增加,預計2018 年SUV 占比有望超過轎車成為第一大車型。目前轎車占乘用車比重為48%、SUV 占比41%、MPV 占8%、交叉型乘用車占比1%。
按車型劃分乘用車銷量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乘用車銷量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購車群體年輕化、換車周期縮短、替換性需求提升這三大因素推動下,未來三年中國SUV仍能保持快速增長,領跑于整個板塊。
購車群體年輕化。預計2017年底,90后占汽車消費新用戶的比例將達到26%,80后為48%,而70后將會降至10%以內。到2025年,90后汽車消費占比將有望達到54%。年輕人消費習慣、購買力、價值觀和思維方式與父輩有著巨大不同,相比較基數龐大的轎車,年輕人更加偏好SUV。
換車周期被縮短。隨著近幾年車型增多、汽車售價下降以及人均收入穩步提升,中國一二線城市最高頻次的汽車換車周期已經縮短至5年左右。
替換性需求占比增加。據統計2017年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1億,60%以上私家車已經進入到5年以上車齡,替換性需求將不斷提升。消費升級特征明顯,即從低端車向高端車過渡,從轎車向SUV或MPV過渡,從小型車向中大型車過渡。
3、2017年乘用車市場格局分析
2017年,韓系車與法系車在中國發展遭遇重大挑戰,韓系車市占率從7.4%下降至4.5%,下降2.9個百分點、法系車市占率從2.6%下降至1.8%,下降0.8個百分點。兩個品牌丟失的市場被自主品牌、日系車和德系車所占領。
韓系車與法系車市占率下降核心原因是產品力出現問題,產品的外形、價格、動力總成、品牌力被其他合資品牌拉開距離,甚至不如一些優質的自主品牌,如吉利、長城、廣汽自主等。
2016-2017年乘用車市占率情況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自2015年以來,連續三年攀升。雖然距離2010年的歷史高點45.6%還有差距。但是已經完全扭轉了2011年至2014年連續四年的下滑,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在2016年與2017年的購置稅補貼刺激下,加上各大車企推出多款SUV迎合市場,自主品牌市占率穩步提升。當下中國自主品牌發展呈現兩極分化走勢,第一大類為吉利、長安、長城、上汽乘用車、廣汽乘用車的“新自主五強”,銷量、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遠超其他品牌的車企。像北汽自主、華晨自主、這類銷量持續下滑,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車企會被市場淘汰。
2006-2017年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市占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發展空間
1、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現狀
2017年中國主流豪華汽車品牌銷量達到257萬輛,同比增長17%。長期以來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保持著雙位數增長,在車市中占比逐年提升。中國已經是各大豪華汽車公司最重要的海外市場。
中國豪華汽車市場主要由奧迪、奔馳和寶馬所占領,三者市占率超過70%。2017年,奧迪(含進口車)在華共銷售整車59.5萬輛,同比增長1%,創歷史新高,連續30年保持中國豪華汽車市場單一品牌銷量冠軍。奔馳品牌在華共銷售58.7萬輛。寶馬在中國市場共交付59.4萬輛,位居第三。剩下市場則由捷豹路虎、沃爾沃、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等占領。隨著汽車消費升級、換車人群增多、入門級豪華價格下探等多種因素,未來幾年豪華車市場仍能保持10%以上增長,品牌結構會趨于均衡。
2012-2017年中國豪華汽車銷量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中國汽車后市場發展空間
2017年中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1億輛,私人汽車保有量中40%以上的份額開始或已經進入質保期。5年車齡的豪華車和超豪華車平均每年保養維修費用為3年車齡時的一倍左右,因此隨著車齡增加,汽車后市場的規模快速擴張。以汽車維修養護為基礎,加上保險、二 手車交易、租賃等在內的多項其他汽車服務,汽車后市場空間超過萬億。
2012-2026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發展分析
中國汽車消費融資滲透率(即涉及汽車融資方案的汽車零售交易輛次占汽車零售總交易輛次的百分比)日益上升,但仍較發達國家市場落后。
2016年的汽車消費融資滲透率為30.5%, 而美國為82.0%。中國涉及汽車融資方案的汽車零售交易輛次由2012年的330萬輛增至2016年的960萬輛,交易量的快速增長主要由于市場涌現多種新型汽車消費融資方案,加上消費者日益認可汽車融資,預計中國汽車消費融資市場會繼續增長,而完全以現金交易的汽車零售交易輛次占比會持續減少。至2021年,預期中國涉及汽車融資方案的汽車零售交易輛次會達到2630萬輛,汽車消費融資滲透率為58.4%,市場規模達3.4萬億元。
目前整個汽車金融行業參與者有三類,其中銀行約占交易額的60-70%,汽車金融公司占20-30%,融資租賃占10%內。
銀行持有中國銀監會發出的金融許可證,并受其監管,在日常貸款業務過程中提供汽車貸款。銀行一般透過分行網絡接觸消費者,運營資金成本低,但通常設有嚴格標準且程序復雜。代表公司有: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平安汽車等等。
汽車金融公司持有中國銀監會發出的金融許可證,并受其監管。大部分汽車金融公司隸屬于汽車制造商,提供汽車貸款或融資租賃服務,通常提供貸款的車型較為有限。代表公司有:豐田金融、寶馬金融等。
融資租賃公司須經商務部批準后方可成立,并受其監管,提供 融資租賃服務,首付金比例及融資條款通常較靈活。代表公司有:永達汽車、廣匯汽車等。
2012-2021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21年中國汽車消費融資滲透率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8年中國客運機動車輛進出口數據預測
- 下一篇:中國汽車行業保有量情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