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8/8/20 14:55: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式增長現在不少人換車的時候都會把新能源汽車考慮進去,這在之前是不曾有的。2018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國內有“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不斷的利好政策和強大的補貼力度,國外各大車企也紛紛宣布未一、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式增長
現在不少人換車的時候都會把新能源汽車考慮進去,這在之前是不曾有的。2018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元年。國內有“雙積分”政策的實施、不斷的利好政策和強大的補貼力度,國外各大車企也紛紛宣布未來專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就目前已知的2017年將要在國內發布的近200款新車里,就有超過四分之一是新能源汽車,去年7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2017年至少要翻番,2017年中國依然會成為全世界新能源汽車銷量最大的國家。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關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電池技術、充電設施配套等方面都會迅速完善和提高。
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新品牌新感觀新視界
新能源會像裂變一樣,顛覆全球汽車行業。從行業層面出發,迅速產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另傳統車企還有點猝不及防,新一輪合資浪潮再次開啟,眾泰福特、江淮大眾、長城寶馬一些列合資公司相繼成立。此外,還有更多的新興品牌,諸如蔚來、小鵬、拜騰、車和家等會如雨后春筍版。從產品本身出發,汽車不再是你想象中的汽車,因為從設計源頭就發生巨大的改變。現在看到的純電動汽車之所以還是傳統燃油車的樣子,是因為前幾年新能源汽車只是探索,傳統車企不愿意為了很小的銷量冒風險專門開發一款新能源汽車平臺。但是現在不同了,新能源化已經是全球車企的共識,并且各個各個國家都在大力推廣,相信更多的新品牌和新車型會帶來新感官和新視界。
三、.MPV市場持續增長
傳統的觀念正在發生改變,收入越來越高,車價越來越低,汽車已經從奢侈品變成一個大家電,購車過程中面子的訴求越來越少,實用的需要越來越高。當二胎家庭逐漸增多,更實用和舒適的MPV會成為人口較多家庭的首選。之前的MPV市場基本選擇余地不大,除了商務型的GL8、家用型的奧德賽和艾力紳、入門級的寶駿730和長安凌軒之外,去年底上市的比亞迪宋MAX、廣汽傳祺GM8和江淮M6,再加上即將上市的吉利品牌MPV車型, 2017年家用型10-20萬的MPV市場會有一個較大幅度的增長。
2017年中國品牌MPV銷量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二手車行業穩中求進
2013-2018年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走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新車市場增長乏力的時候,二手車市場正在悄然的快速增長,而且這種增長是自發式的增長,因為二手車市場沒有新車市場那么規范,也沒有那么多主管部門定規矩,完全是因為交易量的增大帶來的。現在大部分人已經從過去壓根不考慮二手車,轉變成了現在考慮二手車,但不知道買什么和在哪兒買的問題上。有品牌、有信譽、有影響力的二手車經銷商會逐步壯大,占領市場,并且制定行業標準,進而帶動二手車行業發展。
五、自主品牌集體發力
自主品牌也逐步建立了從研發、生產、銷售的完整體系,而且更注重高質感的原創設計、更嚴格的新車試制測試,也讓不少自主品牌不斷突破價格天花板,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傳祺、寶駿不論是銷量,還是美譽度都在快速增長。2017年走上快車道的自主品牌們會有更多新車問世,比起和國外品牌合資,自主品牌在管理上成本更低。
六、智能網聯系統普及趨勢
不少外國人來中國,都會驚嘆在中國連買菜都可以實現移動支付,出門幾乎不用帶現金。汽車上也一樣,由自主品牌帶動的智能網聯系統,從過去的按鍵式繁瑣操作中變成語音控制,更智能更好用,把人解脫出來,手機能實現的功能,汽車上也可以實現,并且道路上行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會形成一個真正的車聯網,互聯互通,出行更方便,真正享受智能網聯技術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便利。2018年,不少自主品牌會首先全系普及智能網聯系統,汽車將會變成一部移動的手機。
七、經銷商的發展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會讓傳統車企如臨大敵,一方面忙于應付研制新型的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汽車的屬性會逐漸減弱其本身出行的用途,就像手機的打電話功能一樣,汽車經銷商如果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中找到方法達到滿意銷量,很可能會從現在和汽車主機廠的若其地位中轉變為強勢地位,并且因為更強的運營能力,更多元的銷售渠道,搖身一變轉為運營企業成為汽車市場的核心力量。時代的大潮風起云涌,不思進取的汽車經銷商將會面臨倒閉或是被收購的命運,而一直在強勢中的傳統車企如果沒有好產品,也將會面臨變成代工廠的命運。
八、共享汽車發展趨勢
在滿街各種顏色的自行車泛濫成災后,不少人發現共享經濟居然還能這么做。于是,各地開始出現共享汽車,的確方便了不少人出行。然而,共享汽車的熱潮2017年會就此打住,盡管還有不少共享汽車企業致力于讓人放棄自己買車去使用共享汽車。這不是主流。雖然汽車的確是交通工具,共享汽車也是交通工具,但是即便未來像現在共享自行車一樣,滿街都是共享汽車,恐怕也難以阻擋人們買車,因為汽車除了出行的屬性之外,還有人的情感和私密性訴求,這一點,共享汽車無法達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