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工控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8/9/14 20:55:0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勞動人口比例逐步下降,制造業平均工資不斷提升。 我國老齡化人口結構占比不斷升高,我國 2002年以來 15-64歲勞動人口比例從 2010年最高 74.5%降至 2016年 72.6%,人口紅利正在消失。與此同時,制造業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我國勞動人口比例逐步下降,制造業平均工資不斷提升。 我國老齡化人口結構占比不斷升高,我國 2002年以來 15-64歲勞動人口比例從 2010年最高 74.5%降至 2016年 72.6%,人口紅利正在消失。與此同時,制造業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我國制造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從 2000 年 8750 元上升至 2015 年 55324 元, 減少工人數量、提升生產過程自動化水平成為制造業企業普遍訴求。
我國人口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制造業工人平均工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間,工控行業需求長期向好。 以代表工業自動化程度高低的工業機器人密度(即每萬名制造業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來比較,2014 年制造業強國的日本、韓國、德國和美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分別為 314、 478、292、 164 臺/萬人,遠高于中國的 36 臺/萬人(世界平均值為 66)。 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制造 2025》產業技術路線藍圖預計,到 2020 年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 15 萬臺,保有量達到 80 萬臺。 我國工業自動化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除工業機器人未來將被大范圍使用外,為了實現過程自動化,伺服系統等工控產品長期增長趨勢明確。
PMI、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轉好,工控行業復蘇有望長期維持。 PMI指數自 2016 年 8 月份起一直處于榮枯線之上,并且在今年九月份達到了自 2015 年以來的最高值;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自去年 8 月份起開始反彈,我們認為受下游訂單持續增長帶動, 2017 年下半年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復蘇有望維持,工控行業有望持續受益。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制造業:累計同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年起中國 PMI(%)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四季度起我國工控市場開始回暖, 17 年全年預計增長 5%以上。 我國工控市場在 2008 年之前隨宏觀經濟快速增長, 2009-2015 年受經濟增速波動震蕩調整,2015 年市場下滑達 8.1%。 2016 年下半年起,受工業自動化進程加快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加速等利好帶動, 工控市場迎來了復蘇回暖,一季度下降 5-6%,二季度增長 3-4%,三季度下降不到 1%,四季度增長 6-7%,全年增長約 1%,行業規模共 1400 億,其中產品市場約 1000 億,服務市場約 400 億。 2017 年行業訂單延續穩步增長態勢,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增長 5%以上。
我國工控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控行業的下游產品市場分為 OEM 市場和項目型市場, OEM 占比逐步提高。OEM 市場主要是設備類市場,比如機床工具、包裝機械和電子制造設備等。項目型市場是指工程類市場,主要包含石油石化、冶金電力和公共設施等。近年來, OEM市場份額占工控下游產品市場份額的比例不斷增加, 2016 年 OEM 市場份額占比達到 50%。 我們認為隨著 3C 制造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工控產品在 OEM 行業中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工控下游市場份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 OEM 市場增長 6%, 電子制造設備、 醫療設備、包裝設備等行業快速發展, 有望帶動 OEM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2016 年電子制造設備增長 20%以上,紡織、塑料、食品、包裝、印刷、空調、電梯等均有較好增長。 我們認為隨著電子制造設備、醫療設備等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工控產品在 OEM 市場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擴大。
OEM 行業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型市場需求增速放緩, PPP 項目加速落地是未來增長主要動力。 工控產品在項目型中份額較大的主要行業是化工、電力、市政、公共設施等,我們認為隨著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扶持 PPP 項目(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國各行業 PPP 入庫項目投資額達到 16.3 萬億元。交通運輸、市政工程、城鎮綜合開發項目總投資居前三位,分別為 5.1 萬億元、 4.4 萬億元和 1.6 萬億元,合計占入庫項目總投資的 68.0%),大量市政、公共設施有望落地,項目型市場在未來幾年內有望迎來持續復蘇。
項目型行業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控行業主要分為六大部分,其中控制系統占整個工控行業市場份額最高。 通常工業控制領域可以概括為六大部分,分別為控制系統、驅動系統、運動控制、執行機構、反饋機構以及其他。
工控系統分類
控制系統(Control)軟件(Software)可編程控制器(PLC)工程機(IPC)分布式控制系統(DCS)人機界面(HMI)驅動系統(Drive)低壓變頻(LVD)高壓變頻(MVD)軟啟動器(SS)直流驅動(DCD)運動控制(Motion)通用運動控制(GMC)數控系統(CNC)執行機構(Actuator)調節閥(AV)接觸器(LVC)反饋機構(Feedback)傳感器儀器儀表其他(Others)繼電器等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控制系統產品規模占整個工控行業份額最高,達 31.70%。 按市場規模排序,控制系統市場份額最高,占比達 31.70%,其次是驅動系統,占比達 24%,余下部分所占市場份額較為接近。
2015 年工控產品在 OEM 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產品牌市場份額逐步提升,進口替代將是長期趨勢。 國內工控行業起步較晚,國內所有工控產品發展的過程均是進口替代的過程,近年來,我國本土自動化產品價高性價等優勢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2016 年我國本土品牌自動化產品市占率已經達到35%左右。
中國自動化市場國產品牌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伺服系統、可編程控制器等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目前,我國工控產品人機界面、工控機等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工控產品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部分已達 50%以上,但伺服系統、可編程控制器等技術難度較大、附加值較高的關鍵產品仍為國外廠商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未來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主要工控產品國產品牌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工控行業起步較晚, A 股上市公司中多以變頻器為核心產品。 2000 年以前,我國工控產品市場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隨著我國工業自動化進程的加快,工控產品自主化率得到提升,但截至 2016 年底,國內大約 60%工控產品市場份額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國內工控產品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當屬低壓變頻器, 匯川技術、英威騰、藍海華騰、英威騰等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均為變頻器。
上市公司工控產品分布情況
-控制驅動運動控制執行機構反饋機構PLCDCS人機界面變頻器電動車驅動伺服系統CNC調節閥、接觸器傳感器、儀器儀表信捷電氣√-√√-√---匯川技術√-√√√√--√宏發股份--------√麥格米特√--√√----新時達---√-√---英威騰√-√√√√---埃斯頓-----√√--弘訊科技---√-√√--和康新能---√√√---藍海華騰---√√√---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