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條“煤-電-鋁”產業鏈年產鋁鎂合金突破60萬噸
2020/1/7 15:39:11 來源:中國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毛烏素沙漠南緣,被古詩稱為“塞外”的陜西省榆林市金雞灘鎮,如今早已舊貌換新顏。近十年來,現代化煤礦建立,發電機組點火運行,鎂鋁合金車間投產,運銷鐵路建成通車。為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國資國企砥礪奮進、改革創新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貫徹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決策部署,中共陜西省國資委委員會、陜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中國網)決定聯合開展“改革創新 對話國企——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講述陜西國企故事,傳遞陜西國企聲音。
在毛烏素沙漠南緣,被古詩稱為“塞外”的陜西省榆林市金雞灘鎮,如今早已舊貌換新顏。近十年來,現代化煤礦建立,發電機組點火運行,鎂鋁合金車間投產,運銷鐵路建成通車……共同組成了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的現代化景象。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一角
近日,“改革創新 對話國企——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主題宣傳活動采訪組走進該產業園,來到了被評為“省級園林單位”的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這座現代化工業園區中,已整體形成了全國首條“煤-電-鋁”及運銷為一體化的綠色、循環、高效循環經濟產業鏈。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總投資200多億,占地5000余畝的榆林新材料集團,下屬有榆林煤業、鐵路運銷、華山機械三個子公司和鋁業、發電、陽極三個分公司。
聚集區位優勢、能源優勢的規劃布局下,整齊劃一的完整產業園區目前已形成了年產800萬噸的煤礦、5×330MW火力發電機組、35萬噸預焙陽極和60萬噸鋁鎂合金廠區,以及運輸能力780萬噸/年的鐵路專用線等輔助工程,產業協同優勢日益凸顯。
“現在一天可以采煤22萬噸。”陜西有色榆林煤業有限公司運營的杭來灣煤礦是產業園循環經濟產業鏈的第一環,調度員薛衛雄告訴記者,作為產業園首個煤礦項目,現代化礦井杭來灣煤礦2009年4月開工建設,2010年11月6日回風斜井揭露煤層正式出煤。
杭來灣煤礦
據介紹,杭來灣礦井項目是榆神礦區原國家計委規劃建設的特大型礦井之一,在大型現代化礦井林立的陜北,建設工期不足3年的杭來灣項目采煤工作面采用全套進口設備,副斜井井筒工程獲得煤炭行業優質工程“太陽杯”獎,至今保留井筒月掘進的全國紀錄。
“杭來灣速度”開啟了新歷史,作為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煤-電-鋁”產業鏈的關鍵一環,擁有800萬噸/年礦井及選煤廠項目的杭來灣,對保證產業園燃料和原料長期穩定供應,促進產業園集約和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電分公主控室工作人員監視機組運行
用煤發電,以電產鋁,循環經濟產業鏈第二環節不斷轟鳴的5臺330MW火力發電機組,2019年發電量預計突破100億度。“員工在主控室主要負責監視、控制機組運行,保障正常發電。”安靜敞亮的主控室里,站在監視屏幕前的發電分公司發電部主任楊海安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我們響應國家環保號召,2018年對5臺機組全部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目前不僅能達到國家最低控制標準,還能達到國家超凈排放要求。”楊海安說,通過建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目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排放物分別低于20、35、5,符合超凈排放標準,創國內領先水平。
生產線上的鋁錠
鋁是循環經濟鏈末端最終成品,走進鋁業制造車間時,8條生產線生產出來的鋁錠成品正在等待入庫。“一個流程分8步,走完只要1分鐘。”鋁業分公司鑄造車間二班班長夏偉說:“這些鋁錠是半成品,還可以進行二次深加工,最終才能產出成品,比如鋁板材、鋁導桿等。”
2012年6月首次試生產成功的鋁業公司,如今年產達60萬噸鋁鎂合金,快速提升的產量與先進的工藝分不開。記者了解到,該公司采用400KA預焙陽極電解槽,建設兩個系列576臺電解槽,且順利連續一次啟動,在國內外鋁電解史上為第一次,鎂鋁合金項目電解一車間還獲得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工作人員正在對鋁錠進行編號
據介紹,該集團將繼續提升鋁錠銷售的自提比例,以靈活的激勵措施爭取最大經營效果,并打造千億級的鋁鎂產業園,以鋁水外賣工作,推動下游鋁加工產業鏈的拓展、延伸,實現原鋁就地轉化,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為完善“煤-電-鋁”一體化產業鏈,該企業還配備了陽極分公司和專用鐵路線。資料顯示,2013年生產系統全線打通的陽極分公司裝備水平、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年產預焙陽極35萬噸,成為陜西省內最大的炭素生產系列。并在滿足本企業鋁業用極量前提下,2017年實現了預焙陽極“市場化”外銷。
即將出發的列車正在做最后的準備工作
陜西有色榆林鐵路運銷有限公司鐵路專用線項目是產業鏈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工程,是產業園貨流集疏運的重要通道,這條13.998公里的鐵路專用線自今年9月開通以來,貫通了煤礦作業區“最后一公里”,承擔產業園年均780萬噸的運量,解決了氧化鋁、焦油等大宗物資的輸入和煤炭輸出受到制約的問題。
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是陜西省北部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在此基礎上,榆林新材料集團年營業收入200多億元,年均利潤20億元,成為陜西有色集團的支柱產業,并吸納包括當地居民在內的勞動力就業5000余人,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
陳濤接受采訪組專訪
針對企業“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構想變為現實,陜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秉承創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產業鏈集群優勢,煤、電、鋁、炭素產業鏈總體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時投產,創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
“今后,我們將力求補齊上游無氧化鋁、下游沒有向鋁合金延伸的短板,形成‘煤-電-氧化鋁-電解鋁-鋁合金’的完整產業鏈格局。”陳濤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實現各種人力、社會、能源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勢互補,“不斷推進公司高質量、高效率發展,力爭建成中國鋁業的核心企業。”
(文/陳榮 圖/賀冬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補貼政策收緊 新一輪搶裝潮將至
- 下一篇:中國通信產業2019礪砥中前行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