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觀影需求已成必然趨勢 裸眼3D手機膜解決行業難題
2020/3/5 13:36:07 來源:法治中國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到寬銀幕,從2D的到3D,電影制作技術一直在不斷的升級中,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逐漸進入3D觀影時代。相對普通電影,3D電影的制作成本更高,票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普通到寬銀幕,從2D的到3D,電影制作技術一直在不斷的升級中,如今的電影市場已經逐漸進入3D觀影時代。相對普通電影,3D電影的制作成本更高,票價更貴,同時也帶來了更好的觀影體驗,那么3D電影制作成本高在哪里,又有哪些制作方式?下面小編就來簡單分享一下。簡單來說,3D畫面制作大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利用雙鏡頭攝影機進行拍攝,另一種是前期2D拍攝加上后期轉制,或者是由兩種制作方式共同合作而成,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一下。
前者就是拍攝前期采用雙攝像機、雙鏡頭的3D拍攝設備同步錄制,然后把兩個素材分別處理,最后是在3D電影院里用3D顯示技術,也就是紅藍顯示、偏光、主動快門式顯示等技術,把兩路視頻分別傳輸到人的左右眼睛里,得到立體圖像,《復聯4》3D版就是以這種技術為主拍攝而成。當然,在拍攝過程中還涉及到概念設計、分鏡頭故事板、組建3D故事版、構建3D模型以及后期的制作特效,分層渲染和合成等,所以無論從設備、拍攝過程、人員配備及后期特效制作等,都要比2D電影高很多。至于說到具體的成本,不同類型和劇情的電影成本是不同的,所以在此也無法做出一個具體的統計數據。
另一種則是通過2D電影拍攝完畢,再轉成3D電影。這兒就不得不提一下著名愛情災難片《泰坦尼克號》。在全球影片票房榜中,美國愛情災難片影片《泰坦尼克號》一直位居前列,1997年首次上映,創下了1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成為了截止2010年間票房最高的電影。在2012年4月4日又以3D版形式再上映,又斬獲了北美票房5700萬美元,全球票房3.44億美元,總票房變為21.87億美元。據悉,《泰坦尼克號》由2D影片變為3D版耗資巨大,300多名科技人員共耗費60周時間才制作完成,其成本高達1800萬美元,而耗資巨大的2D版本,總投資也不過二億美元。從目前電影市場來看,一部2D大片轉3D,需要借助專業團隊加專業軟件,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術,制作費用至少要200萬美元起。對于普通的制片方來說,要想做一部成功的3D電影,成本非常之高,投資風險也會加大,很多制片方對此都不敢涉足。也正因為如此,目前國內有2400塊立體銀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立體電影國,但是市場上國產立體3D電影卻少之又少,遠遠無法滿足立體電影放映需求。
不過,令小編驚喜的是,這種狀況在手機視頻領域獲得改變。近期,一款裸眼3D手機膜推向市場,該產品貼合在各大主流手機上后,即可讓普通智能手機變成裸眼3D手機,可以在匹配的app中,用肉眼直接清晰的觀看各種在線或者本地3D視頻,徹底避免了用3D眼鏡觀看電影的那種不適感、眩暈感。更重要的是,這款app還具有在線實現2D電影轉變為3D電影的功能。
通過這一功能,用戶可以將在線影片或者本地影片直接轉換成3D影片觀看,只需一款普通智能手機,一個裸眼3D手機膜,就可輕松觀看中外各種3D大片,不管這些影片有沒有推出3D版本,這一點相較于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美元的3D影片轉換費用,無疑是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功能。
從目前觀影市場來看,3D電影不僅在電影中大受歡迎,在擁有16手機用戶的手機視頻領域中同樣存在廣闊的需求。裸眼3D手機膜的出現,以較低的成本,較好的觀看體驗以及突破性的2D影片轉換3D影片功能,必將引領全新的手機裸眼3D看片潮流,可以說是3D電影市場一個突破性的產品,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