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國大型煤礦占比將達70%以上
2020/4/30 12:09: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4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副主任李豪文在談及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時表示,煤礦行業將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煤礦的現代化在4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應急管理部辦公廳副主任李豪文在談及煤礦行業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時表示,煤礦行業將通過加大產業結構調整、提升煤礦的現代化智能化水平,還有加大監管力度,來大幅提升煤礦的安全生產水平。
李豪文指出,近些年來,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好轉,成效明顯。如全國煤礦的數量由本世紀初的3.7萬處減少到2019年的5268處,下降幅度非常大;全國煤礦事故總量由上世紀末的年死亡9506人,下降到2019年的316人,下降幅度也非常大。煤礦作為高危行業,其特殊性表現在煤礦的瓦斯、煤塵、火災、頂板、沖擊地壓等各類災害突出。
他說,煤礦行業的三年行動計劃主要采取一調、二提、三監管措施。“一調”就是加大煤礦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近三年來,我國進一步梳理了年產量30萬噸以下的小煤礦,分類進行處置,加大淘汰關閉力度。三年之后,也就是到2022年全國大型煤礦的占比將達到70%以上。
“二提”是提能力。主要是提高煤礦的機械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統稱為煤礦的“四化”,使煤礦的采煤、掘井智能化的工作面由目前的280處達到1000處,這部分煤礦的產能將占到10億~15億噸。同時全國煤礦的一二級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占比也將達到70%以上。三年之后,這部分煤礦要真正挑起全國煤礦工業的大梁,呈現“一少兩高”的特點。“一少”是全國煤礦數量大幅度減少,“兩高”是全國煤礦安全可靠的供給能力大幅度提高,安全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監管”是繼續加強煤礦安全執法。這些年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之所以能夠持續好轉,是因為全國煤礦分布在各個地方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各地區煤礦安全監察分局專業隊伍的專業監管能力,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此次三年專項整治行動中要繼續加強監管執法,使在建的所有正常生產的礦井,全部要建立遠程監控系統,提高煤礦安全的風險管控能力,使煤礦安全生產水平進一步有本質化提高。
李豪文還指出,非煤礦山的特點和煤礦差不多,主要是數量比較多、低水平、高風險。現在全國非煤礦山大概3萬多座,其中小型非煤礦山占95%。非煤礦山中尾礦庫比較突出,全國大約7800座,這部分尾礦庫當中四類、五類的小型尾礦庫占85%,這當中比較突出的“頭頂庫”全國大約有1112座,所以非煤礦山的風險仍然很高,它的風險程度不亞于煤礦。三年整治行動圍繞這些問題,一是重點抓源頭,繼續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小型非煤礦山,尾礦庫原則上只減不增。二是抓培訓,非煤礦山集中了大量的農民工,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還比較低,針對這個情況將把非煤礦山的從業人員重點納入全國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計劃的專項行動中,也通過分步實施,提高非煤礦山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水平。三是抓機械化,提高非煤礦山上的機械化水平,應急管理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專門制定指導意見,加大機械化,特別是一些安全實用技術裝備的推廣力度。四是抓重點,重點瞄準下井人數超過30人、采深超過800米,以及尾礦庫的“頭頂庫”,還有一些油氣增儲擴能的工程項目,圍繞這些重點領域環節加強監管執法,消除重大安全隱患,提高安全保障能力。(鄒潔)轉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