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鑫融基·金融研究院:博物中國,藝都洛陽:洛陽文旅的精藥良方
2020/8/13 17:40:25 來源:中國經營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整合洛陽的博物館、遺址遺跡資源,挖掘梳理洛陽豐富的歷史遺存,形成全國規模最大、跨時期最長的博物館集群,全方位、多層次展示五千年中華文明。切脈問診,對癥下藥。筆者在《看看西安,為洛陽文旅切脈》一文中為洛陽文旅發展號過了脈,而良方又在何處?
答曰:博物中國,藝都洛陽。
一、博物與藝都:洛陽歷史與文化的精華之牌
“歷史”與“文化”是打造文旅城市最重要的軟件,也是一個城市的魅力所在,這也是洛陽文旅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味“藥引”。
有人說,“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來洛陽就是要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洛陽的歷史牌和文化牌一直在打。可是,在洛陽可以追溯的歷史太多太古,以致于“遠不可見”;可陳述的文化太厚太重,以致于“深不可讀”。
筆者認為:洛陽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歷史與文化的精華之牌,以及牌的展品和展示方式。
1、博物中國,觀洛陽尋華夏根
整合洛陽的博物館、遺址遺跡資源,挖掘梳理洛陽豐富的歷史遺存,形成全國規模最大、跨時期最長的博物館集群,全方位、多層次展示五千年中華文明。
第一,整合市內國有(遺址)博物館資源,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即將洛陽市的21家國有博物館、和5家國有行業博物館進行“邦聯”,按照行業管理的方式,統一對外宣傳的主要口徑。例如:都冠以“洛陽博物館XX分館”的稱謂,統一線上推廣、線下接待標準等。
第二,創建“東方博物館之都”官方網站。網站鏈接各個博物館,盡情展示洛陽五千年文明的歷史文化元素,推出參觀套票、推薦完整旅游路線等,并據此精準引流,吸引中外游客來洛尋找中國故事。
第三,構建博物館經濟的生態系統。強化博物館與上下游行業的產業融合,通過形成豐富的博物館產業鏈,打造博物館經濟良好的生態系統,實現博物館事業的良性發展。
2、藝都洛陽,感受中華技藝大美
龍門石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洛陽三彩藝術更是見證了中國陶瓷文化的發展升華以及洛陽曾經的滄海桑田;……除了在各類藝術博物館內將這些歷史文化的精彩呈現,也要在博物館之外讓人們感受到洛陽的文化魅力。
首先,樹立“洛陽三彩”、“龍門石刻”等藝術品牌,利用主流媒體以及新媒體等對其歷史、工藝、技術等進行全方位宣傳。
其次,加速推進產業融合,除了旅游參觀,一方面,將這些藝術元素融入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各個方面,如博物館附近或特色藝術街區的飯店內的餐具、酒店內的鋪陳等都可融入石刻、三彩等藝術;另一方面,在藝術園區內設置體驗區,加強人們與藝術本身的互動。
最后,以藝術博物館、特色藝術街區等區域為核心,鋪設藝術氛圍,例如街區涂鴉、街頭展示、固定攤點零售等,把洛陽打造為現代化都市和藝術長廊相結合的文旅城市。
二、博物與藝都為魂,“硬件”為體
用“博物與藝都”吸引人,靠“旅”留住人,洛陽文旅的硬件設施至關重要。
1、北郊機場:擴展洛陽文旅門面
從洛陽機場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機場規模、輻射范圍,還是航線數量、游客吞吐量,在未來五年內,很難實現旅游集散地水平,必須借力發展。洛陽要抓住與鄭州“雙引擎”發展的機遇,與新鄭國際機場對接,在洛陽北郊機場打造新鄭國際機場的異地航站樓,推動洛陽機場成為國際航班的起落地。
2、空港產業集聚區:搭建洛陽文旅“走出去”的橋梁
上述異地航站樓的建設,使得將洛陽空港產業集聚區納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發展規劃之中,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第一,在洛陽空港產業集聚區設立文旅商貿產業發展辦事處,引入鄭州的優勢資源,合力打造洛陽國際藝術品保稅和展示中心。
第二,支持兩市文化旅游行業協會、創投機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爭取國際國內大型經濟、政治、文化會議永久會址分別落戶鄭州、洛陽,構建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及人文交流平臺。
第三,加強與國內外著名旅游城市、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等國際旅游組織的合作,承辦世界旅游組織年會、中國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分會場、“一帶一路”國際旅行商采購大會等國內外大型旅游會議、博覽會、論壇,推出風格統一、特色鮮明的洛陽國際旅游形象標識,提升洛陽旅游在國際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和吸引力。
3、十字形高鐵樞紐: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必備條件
目前,洛陽僅有一條鄭西高鐵橫貫東西,南北方向并無高鐵線路,這與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定位、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標嚴重失衡,極大地影響了洛陽副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限制了洛陽文旅業的發展。
因此,洛陽要積極推進十字形高鐵樞紐建設,同時加快構建便捷順暢的都市圈交通網,打造現代化高質量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第一,建議省政府幫助協調國家發改委和國鐵集團,盡快將呼南高鐵豫西通道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同時由省政府牽頭盡早開展前期工作,讓呼南高鐵豫西通道項目早日落地,加快洛陽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進度,以最大程度帶動豫西北乃至豫西南地區旅游、工業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二,省政府大力支持、洛陽市政府全力推進鄭登洛、鄭鞏洛等城際鐵路建設,打造快捷便利的洛陽都市圈交通網絡,爭取在2025年全面建成洛陽都市圈內快速通道。
第三,擴充洛陽龍門高鐵站的規模和容量。洛陽龍門站主要承擔樞紐全部動車作業,以及大部分城際動車作業,而當前規模只有3臺7線,年客運量也僅六百萬余人次。所以,建議加快推進洛陽龍門高鐵站的擴建工程,同時完善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市內交通網絡布局、5G網絡覆蓋、餐飲住宿等。
4、星級酒店:提升洛陽文旅接待水平
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酒店住宿環境則是一個基礎條件。現如今,洛陽只有三家五星級酒店,即鉬都利豪、東山賓館和華陽國際,再新建5-10家五星級酒店也不為過。同時,可以仿照國際“唐人街”,以國際星級酒店為中心,針對主要境外游客群體的不同文化傳統和風格打造洛陽的“國際街”,展現洛陽這座城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結束語
或許大家已經習慣了“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陽名片,但是,可稱之“千年帝都”的城市不止洛陽,可稱之“牡丹”或“花城”的城市也不止洛陽。更何況,在這個八個字中,并沒有洛陽。我們不得不再加上“洛陽人民歡迎您”,是否尷尬?
博物中國、藝都洛陽能否彌補其缺憾?
轉自中國經營網:http://www.cb.com.cn/index/show/gd/cv/cv1361058321492/p/s.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