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混改的“網能菱重”經驗
2020/8/21 12:09: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作為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網能菱重(北京)綜合能源工程技術服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作為國有企業與外資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網能菱重(北京)綜合能源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能菱重”),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薪酬分配制度、規范選人用人機制的基礎上,真正實施混改走上市場化改革發展道路。
網能菱重成立于2019年8月,由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與三菱重工空調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菱重工”)共同出資成立,由前者控股(持股55%),三菱重工持股45%,標志著國家電網和三菱重工進一步實現了深度融合,兩個躋身于世界500強的企業強強聯合,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實現了資本與技術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中外合資品牌優勢,為公司區域能源跨越式發展夯實基礎。國家電網通過與三菱重工的混改,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網能菱重主要從事區域能源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成具有國家電網特色國際領先的高效冷熱能源生態體系。依托國家電網電力供應的優勢,為網能菱重提供品牌及資源優勢;三菱重工具備先進的技術并擁有豐富的能源高效利用經驗、強大的專家團隊和技術實力,全力為網能菱重提供廣泛的先進專業技術和工程管理經驗,助其提升行業影響力和國際業務拓展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
網能菱重通過混改,實現了三方面重要突破:
一是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上,明確了產權制度,實現了國有企業的政企分離。通過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引入外資企業投資者、實現了股權結構多元化的實質性調整;對經營業務進行自主決策,實現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主體,真正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以規范董事會建設為重點,建立健全權責對等、落實有效制衡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遵循公司章程,充分尊重股東決議,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的監督作用、經理層的經營管理作用,初步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大大增強企業活力,有效提升經營效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流失。網能菱重強化內部管理,公司下設4個部門,業務部門包括工程技術部、市場開發部;職能部門包括財務資產部、綜合管理部。精簡職能部門,減少管理層次,使部門之間做到權責明晰、溝通順暢、高效運轉。
二是在選人用人機制完善上。網能菱重面向市場,通過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和市場化退出機制,選聘職業經理人,激發經營活力,加強公司內部競爭,吸納優秀人才,始終堅持公開招聘、平等競爭、因崗擇人、擇優聘用、先內后外、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任用原則。采用靈活的用工方式,保障公司各崗位能及時有效地補充到所需要的人才。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是在薪酬分配制度完善上。打破工資剛性,增強工資彈性,真正落實同工同酬、多勞多得的激勵機制,按照公司經營績效設計薪酬激勵機制,合理拉開分配檔次,規范并嚴格執行績效管理流程,保障績效管理工作公開、公平和公正,充分體現市場化調控的效果。
深化國有企業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于完善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機制,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三個有利于”的改革價值標準,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不動搖,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網能菱重在混改過程中的不斷摸索,不斷發現和不斷改進,面對開放,競爭形勢瞬息萬變的的市場環境,順應發展趨勢,是助力國家電網實現“能源轉型”的良好機遇,網能菱重致力于實現市場競爭中自我發展,創新發展,為其他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有企業提供經驗借鑒。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網能菱重在混改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轉自:半月談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