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對出海變局 汽車企業要下好先手棋
2020/8/28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背景下,自由貿易協定(FTA)數量快速增長,且區域貿易協定(RTA)成員間的貿易快速增長,汽車貿易呈現區域化趨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吳松泉"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背景下,自由貿易協定(FTA)數量快速增長,且區域貿易協定(RTA)成員間的貿易快速增長,汽車貿易呈現區域化趨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吳松泉8月15日在出席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于上海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論壇"的"中國汽車產業的全球化之路"分論壇時指出,中國汽車企業要著重關注重點海外市場的汽車政策法規環境動向,有針對性地制定海外發展戰略。
關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
國際經貿規則深刻影響著全球政策法規,包括汽車等產業和貿易政策走勢。吳松泉提醒,中國車企的國際化發展要密切關注國際經貿規則的發展趨勢。
當前,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仍是主流,但貿易保護主義也在抬頭。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機制面臨改革挑戰,RTA(主要是FTA)成為新一輪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主導力量。與此同時,數字貿易成為國際貿易新規則的重要內容。貿易投資規則措施也在由商品、服務、投資等跨境時的管理更多向跨境后的管理轉移。
RTA深度影響中國汽車產品出口的海外政策環境。FTA會為成員間的貿易投資合作帶來便利化和關稅降低的紅利。吳松泉表示,中國已參與商簽17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也爭取推動在年內簽署,有望給中國汽車產品出口創造更好的貿易條件。在中國簽署的自貿協定中,澳大利亞、智利和秘魯對中國所有汽車產品均實現了零關稅。中國-東盟自貿協定也有效推動了汽車產品關稅的進一步下降,為中國車企開拓東盟市場、擴大產能合作提供了機遇。
FTA同時也會帶來制約效應。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中關于汽車產品原產地規則中區域價值成分比例要求、鋼鋁材料本地采購比例要求、對勞動力價值16美元以上的價值成分比例的要求,都顯示出特朗普政府推動汽車制造業回流的明確政策取向。北美車企更多的當地采購會沖擊中國汽車零部件對美出口。
跟蹤主要國家產業政策動向
重點市場的政策變動也會影響中國汽車產品出口,應給予高度關注。
美國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出口市場,但受到中美經貿摩擦的沖擊,2019年中國對美汽車零部件出口大幅下降23%,對美的整車出口也明顯下降。"截至目前,美國依然對中國整車和大部分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吳松泉指出,除加征關稅外,美國還嚴格了中國車企赴美投資審查,并對所謂涉及國防安全的關鍵技術和相關產品實施出口管制,給中國對美投資和汽車產品出口帶來很大不利影響。
在貿易紛爭之外,汽車產品貿易也要隨海外市場的產業政策變動作出相應調整。
順應綠色節能發展需要,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世界各國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廣。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紛紛發布實施明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規劃,除對車輛購置給予財政補貼、稅收減免外,有的國家還明確提出了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的時間表,并出臺更嚴格的節能減排法規,調動車企研發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很多具有一定汽車生產規模的國家都出臺了促進新能源汽車本地制造和銷售推廣的政策,如印度、印度尼西亞、泰國等。
吳松泉提醒,不少發展中國家都在采取多重措施鼓勵汽車產業投資,建立完善汽車產業鏈。如俄羅斯實施特別投資合同(SPIC)政策,通過給予稅收等政策優惠推動車企加強零部件本地化采購和擴大出口。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研發和制造中心,印度設置了非常高的整車進口關稅,并輔以多種政策措施促進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
審慎決策海外布局
基于當下的國外政策法規環境和趨勢走向,吳松泉對中國車企的海外市場布局、市場進入方式、投資戰略提出了幾點建議。
當前,汽車產業正處于大調整、大洗牌、大變革的階段。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汽車企業在扎實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也要適時考慮海外市場的拓展。吳松泉表示,汽車產品有其復雜性,對產品品質和服務的要求比較高,且全球各個市場的需求差異和政策法規差異都比較大。車企的國際化發展一定要有戰略指引,要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選擇海外目標市場,不能貿然全面出擊。
國際經貿規則會直接影響汽車出口環境和投資環境,企業要針對重點出口市場的FTA進行相關研究,充分利用其優惠貿易安排,并做好風險規避,要高度關注美國的政策走勢,考慮利用海外工廠對美出口以規避高關稅。
中國車企要研究海外市場的車輛準入等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綜合各方因素考慮針對不同的海外市場是采取直接出口方式還是選擇在當地投資設廠。海外投資戰略的制定要審慎,須結合當地的投資環境特別是產業鏈情況、市場情況、FTA等因素決策。為確保在海外市場的供應鏈安全和穩定,針對類似于東盟這樣的特定區域市場,車企應在零部件配套方面開展共享和協作。
此外,通過產品認證是實現產品出口的重要前提,無論目標國的車輛認證是型式批準模式還是自我認證模式,車企都應重視與汽車技術服務機構的合作。(記者 湯莉)
轉自:國際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二季度我國非現金支付業務量恢復增長
- 下一篇:包頭稀土高新區:硬科技助力新材料加工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