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下降8.1%
2020/8/28 13: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022.9億元,同比下降8.1%(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降幅比1—6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 1—7月份,規模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1022.9億元,同比下降8.1%(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二),降幅比1—6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
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838.1億元,同比下降23.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090.6億元,下降9.0%;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586.8億元,下降3.4%;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883.4億元,下降5.3%。
1—7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1953.8億元,同比下降41.6%;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26258.5億元,下降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810.5億元,下降3.3%。
1—7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1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29個行業減少。主要行業利潤情況如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8.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4.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0.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下降72.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下降32.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32.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7.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2.7%,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6.2%,汽車制造業下降5.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4.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6%,紡織業下降3.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
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5.06萬億元,同比下降3.9%;發生營業成本46.49萬億元,下降3.6%;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63%,同比降低0.26個百分點。
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20.89萬億元,同比增長6.6%;負債合計68.50萬億元,增長6.5%;所有者權益合計52.39萬億元,增長6.7%;資產負債率為56.7%,同比持平。
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59萬億元,同比增長14.0%;產成品存貨4.48萬億元,增長7.4%。
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44元,同比增加0.25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99元,同比增加0.19元。
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為80.0元,同比減少8.6元;人均營業收入為131.6萬元,同比增加0.1萬元;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9.7天,同比增加2.1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為56.0天,同比增加8.4天。
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895.1億元,同比增長19.6%,增速比6月份加快8.1個百分點。
注:本表部分指標存在總計不等于分項之和情況,是數據四舍五入所致,未作機械調整。附注:
一、指標解釋及相關說明
1、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2、營業收入: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形成的經濟利益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3、營業成本:指企業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實際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營業收入進行配比。
4、資產總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5、負債合計: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6、所有者權益合計: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
7、應收賬款:指資產負債表日以攤余成本計量的,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應收取的款項。
財政部在《關于修訂印發2019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財會〔2019〕6號)中,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企業《資產負債表》不再列示“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項目,改為分別列示“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項目。為與企業財務報表一致,從2020年起,停止發布月度“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數據,改為發布“應收賬款”數據。相關指標相應調整。
8、產成品存貨:指企業報告期末已經加工生產并完成全部生產過程,可以對外銷售的制成產品。
9、營業收入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單位:%。
10、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1、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100,單位:元。
12、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累計月數×12×100,單位:元。
13、人均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平均用工人數÷累計月數×12,單位:萬元/人。
14、資產負債率=負債合計÷資產總計×100%,單位:%。
15、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360×平均產成品存貨÷營業成本×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6、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360×平均應收賬款÷營業收入×累計月數÷12,單位:天。
17、在各表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欄中,標“注”的表示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負數,即虧損;數值為正數的表明利潤同比增長;數值在0至-100%之間(不含0)的表明利潤同比下降;下降幅度超過100%的表明由上年同期盈利轉為本期虧損;數值為0的表明利潤同比持平。
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等指標的增速均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所公布的同指標數據之間有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其主要原因是:(一)根據統計制度,每年定期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調查范圍進行調整。每年有部分企業達到規模標準納入調查范圍,也有部分企業因規模變小而退出調查范圍,還有新建投產企業、破產、注(吊)銷企業等變化。(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不符合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要求的企業進行了清理,對相關基數依規進行了修正。(三)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復統計數據。
三、統計范圍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年主營業務收入為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四、調查方法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五、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7),具體請參見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轉自:統計局網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