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助推智慧交通運輸升級
2020/8/28 15:05:16 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今年以來,“新基建”無疑是輿論熱度最高的概念之一。交通領域作為傳統基建項目的重頭,急需“新基建”為其注入新動力。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今年以來,“新基建”無疑是輿論熱度最高的概念之一。交通領域作為傳統基建項目的重頭,急需“新基建”為其注入新動力。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
那么,作為關于“新基建”的首個部委文件,《指導意見》提出了哪些具體規劃要求?與物流運輸行業未來發展有哪些關聯?
讓交通項目成為“新基建”的主力軍
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目標,《指導意見》要求,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指導意見》還明確,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的分階段目標: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實現先進信息技術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深度賦能;實現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的有效控制,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毫無疑問,利用先進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將會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不過,由于我國交通運輸“新基建”還處在起步階段,針對“新基建”如何落地的問題,《指導意見》指出,要推動建立涵蓋政府、企業、行業協會和專業機構的協調機制,共同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鼓勵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作,優化生產服務方式、創新建設與運營模式。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日前召開的部務會上表示,要充分認識到交通運輸“新基建”是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主要內容,要堅定不移抓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讓新技術給傳統交通項目賦能,要加強規劃引領,積極謀劃推動一批交通運輸“新基建”項目落地。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發展來說,《指導意見》的出臺無疑進一步指明和細化了具體目標與分階段任務,讓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正式邁入實施階段。
催化智慧交通提檔升級北斗、5G應用為落腳點
自“新基建”概念提出以來,交通運輸領域密集出臺相關政策和指導意見,不僅彰顯了政府對于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的決心,也為智慧交通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明確了方向。如今,“新基建”藍圖已經敲定,對于如何完成這一階段性目標,《指導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任務要求。
一是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以交通運輸行業為主實施。以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應用等8個領域為載體,體現先進信息技術對行業的全方位賦能;二是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配合相關部門推進先進技術的行業應用,包括5G、北斗系統和遙感衛星、網絡安全、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如自動駕駛等)等;三是完善行業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科技研發支撐能力建設,如實驗室、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監測網等。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到,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門架應用,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電子單證、業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引導在城市群等重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逐步在高速公路和鐵路重點路段、重要綜合客運樞紐、港口和物流園區等實現固移結合、寬窄結合、公專結合的網絡覆蓋。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推手,智能交通基礎設施自然在‘新基建’所包含的范圍之內。從《指導意見》可以看出,‘智慧+’幾乎體現在交通運輸的各個方面。”全國公共交通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健指出,與傳統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更偏重于信息與通訊技術。
在業內專家看來,交通運輸領域將5G和北斗系統結合應用,能夠為車聯網行業的升級、落地以及無人駕駛的管理控制提供極大助力,進一步推動車路協同技術發展和智慧公路建設。
“5G、大數據等新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將為交通運輸行業智慧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以推動5G、北斗系統、遙感衛星和人工智能協同應用為落腳點,有利于引領智慧交通邁向提檔升級的新臺階,通過多種先進技術的融合應用,還能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產業機遇。
推動物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可以預見,“新基建”概念這股東風,將為智慧交通發展賦予新的變革引擎。那么,作為智能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會給物流行業帶來哪些變革?
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降低貨物運輸成本、縮短貨物送達時間,掌握貨物運輸在途中的實時狀態,是整個物流運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近年來,5G、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大量應用,推動物流行業由粗放式管理向協同化、專業化、集約化轉變。很多企業在提升物流資源利用率的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管理效率。
“隨著未來‘新基建’的助力,以及5G等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推廣,將會加速物流運輸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步伐,帶來物流生產工具的變革。不僅能夠為高密度無人倉儲作業提供支持,更能拓展無人配送終端的應用場景,最終實現物流園區高效的智能化管理。”在物流行業資深人士趙闖看來,技術升級不僅會帶動物流行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提升,還會促使運輸組織方式的升級變革。比如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會推進甩掛運輸模式智能化的進程,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車輛使用效率,降低綜合運輸成本。
“除此之外,借助‘新基建’與數字化轉型,物流企業或物流平臺將進一步實現全產業鏈的布局,不僅實現了物流鏈上各方的連接,同時保險公司、能源企業、金融機構等間接服務物流產業的組織也能被連接起來,從而形成數字化、智能化的良性循環,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變革,促進物流生態鏈的健康發展。”趙闖說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