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近1.2萬億元 創年內月度次高
2020/8/31 14:22:17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份,地方債發行量大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8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11997.22億元,單月規模將創年內月度次高。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8月份,地方債發行量大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8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11997.22億元,單月規模將創年內月度次高。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8月份地方債發行量快速增長是受多重因素決定的,一是積極有為財政政策對沖疫情對經濟影響的作用更加明確,加大政府投資加快形成實物工程量以穩定經濟增速,將是未來一個時期的重要政策必選項;二是無論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投資都進入施工旺季,需要政府投資跟進,以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既做到補經濟民生短板,又拉動整體經濟增長;三是財政債務置換需要加快地方債發行,形成財政增量資金,增強地方財政調控資金能力。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8月28日,地方債發行規模達48664億元。8月1日-8月28日地方債發行量達11077.57億元,其中新增債券達8408.56億元(新增一般債券2762.23億元,新增專項債券5646.33億元),再融資債券達2669.01億元(一般債券1835.8億元,專項債券833.21億元)。
根據各地地方債信息披露文件,8月31日,浙江和江蘇將合計發行919.65億元地方債,如此,整個8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11997.22億元;今年前8個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49583.65億元。
按今年月度地方債發行情況看,1月份發行地方債7850.64億元、2月份為4379億元、3月份為3875億元、4月份為2868億元、5月份為13025億元、6月份為2867億元、7月份為2722億元。可見,8月份地方債發行規模創下年內月度次高。
新增地方專項債資金作為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發行使用受到市場的關注。經全國人大審議批準,2020年安排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經國務院批準,截至目前,財政部已分4批提前下達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55萬億元。同時,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的新增專項債券已通知地方。
按照財政部要求,新增地方專項債券力爭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數據顯示,8月1日-8月28日,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量達5646.33億元,整個8月份發行規模將達6307.33億元;截至8月28日,今年以來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達28307.66億元,完成全年計劃(37500億元)的75.5%。這意味著,還剩余9192.34億元等待發行。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各地項目準備到位,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加大,有效發揮了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有效托底地方發展和民生保障。
從新增債券資金投向來看,已發行的新增一般債券主要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具體投向醫療衛生、脫貧攻堅、農村道路、生態環保等方面。新增專項債券用于棚改、老舊小區改造;機場、收費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醫療衛生、教育、文旅設施等社會事業;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例如,7月30日,今年首批發行157.06億元棚改專項債,8月份棚改專項債發行規模將達1024.17億元。
劉向東表示,從資金投向看,新增一般債券主要投向公益性較強的基本民生領域,而地方專項債主要投向基建項目,為經濟恢復提供支撐的同時,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撬動更多資源恢復生產生活。
張依群認為,今年新增債券資金投向的重點:一是“兩新一重”,達到補短板、穩投資、促經濟的目的;二是補充地方中小商業銀行資本金不足,防范系統性風險;三是用于加強防災減災建設,加強水利工程建設,恢復水利設施功能,確保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穩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