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技術+政府,破解新基建建設痛點
2020/9/10 14:10:23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近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以“數字創新融合,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從信息化和網絡安全等多個維度,縱論新基建未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2020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論壇近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以“數字創新融合,賦能產業發展”為主題,從信息化和網絡安全等多個維度,縱論新基建未來。
新基建無疑是未來推動數字經濟和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如今以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5G、高鐵城軌、特高壓、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多領域橫跨發展的新基建,正在全國范圍如火如荼展開,新基建是我國未來重塑全球競爭力的關鍵,但是新基建也存在數個未曾解決的痛點。
首先,是資金問題。高技術含量,廣覆蓋,是新基建的特征。以5G投入為例,預計5G總投資1.5萬億,2020年年底總基站數要超過65萬個。5G建設的投入將遠遠超過4G。如此龐大的投入,政府無法完全獨立承擔。而在新基建領域,我們并非只有5G,實際上新基建的7大領域總投入都是以萬億計算。不僅如此,新基建還要土地資源匹配。再者,新基建大多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在未來需要持續性投入。
其次,是安全可控的問題。新基建推動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在數字化和信息化領域,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技術,比如5G技術、人工智能、特高壓、高鐵城軌等,但是在信息化過程中,新基建的部分關鍵技術不在我們自己手中。比如芯片、傳感器等。一旦國際關系發生波動,而我國又不能主導這些關鍵技術,那么最終有可能影響新基建設施的安全性。對于數字經濟的安全性,這里主要包括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但是如果沒有網絡安全,則沒有國家安全,也就談不上現代化。在新基建推進過程中,安全可控是一道關鍵的門檻。
再者,新基建需要前瞻性與科學規劃。我們以前推進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信息化在前,可靠性在后,先發展,后補票。這種模式不適合未來發展,因為未來信息系統結構更加復雜,信息化在演進過程中,如果不提前做好前瞻規劃,會導致越來越多無法預測的問題。此外,整體布局的合理性,也能夠促使整個體系運行更加高效。比如5G基站和充電樁,分布的合理性非常重要。而在基站和充電樁進小區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給予更多協調。
以上三個痛點,資金不足,運行中的安全可控,規劃的匹配,都需要資本+技術+政府結合的方式來打通新基建運行的各個環節。也就是說:對于新基建,由于資金不足,新基建將囊括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兩方面資金來實現互補。由于新基建需要持續的技術研發投入,新基建的技術研發將涵蓋民營企業、高等院校、政府有關部門等多個主體。由于新基建需要充足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的供給,像特高壓等項目還需要跨區域的統籌協作,新基建將需要政府進行頂層設計和合理規劃。
在這方面,廣電運通的“技術+資本”結合“政府”的合作模式就十分典型。近日,廣電運通與廣東揭陽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以新基建、智慧城市治理和智能公共安全為出發點,以數字政府為核心,以在當地成立合資公司和研究機構的形式,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這種合作很好地解決了新基建發展中的各項痛點,也為未來新基建的推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舊基建和新基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舊基建更多的是政府主導性質,但新基建應該是資本+技術+政府三種元素有機結合。讓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新基建,提升產業鏈競爭力,深化區域合作。讓新基建更加貼合未來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
轉自:新京報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