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解跨境人民幣業務拓展痛點 銀行穩外貿“再開口”
2020/9/29 15: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6部門,征求了相關部門、央行分支機構、中外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代表的154條意見,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近日,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6部門,征求了相關部門、央行分支機構、中外資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代表的154條意見,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
在國家和各地穩外貿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下,外貿企業整體經營體現較好的韌性,企業進出口持續回暖,不過,目前外貿企業依然還面臨匯率波動、企業經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上升等難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此次起草的《通知》,為金融機構的“穩外貿”工作降低了業務門檻,將有助于銀行創新業務,在“穩外貿”中發揮更大作用,且有助于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響應外貿企業避險保值金融需求
9月中旬,央行與發改委、商務部、國資委、中國銀保監會、外匯局共同起草了《通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銀行機構對于此次《通知》的發布很看好。
據悉,在外貿企業面臨的諸多難題中,匯率問題仍然是其中之一。中國銀行交易銀行部副總經理劉云飛告訴記者,目前出口面臨各項風險不減,避險保值方面需求旺盛。“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大流行中,部分國家和企業債務持續惡化,外貿企業出口收匯風險依然較高;同時疫情下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商品價格大幅波動,加劇了進出口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近期人民幣快速升值又加重出口企業成本負擔,出口企業更加注重降低財務成本,對結售匯報價敏感度提高,避險保值金融需求快速提升。”
為了應對其他貨幣匯率劇烈波動風險,在中國進出口規模日益增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愿意接受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幣種。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與投資造成嚴重沖擊,但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仍舊持續逆勢增長。”中國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外資外貿企業在跨境貿易結算和投融資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幣,《通知》將有助于這些企業在當前國內外政經局勢、疫情演變趨勢、經濟金融形勢等多方面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更好地規避匯率波動風險,有利于維護企業生產經營穩定。”
不僅如此,《通知》還增強了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的便利性。
工行相關負責人列舉道,《通知》對優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環境、提高人民幣境外接受度、擴大人民幣雙向流通渠道、豐富人民幣跨境使用場景等將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預計將有更多境內外市場主體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貿易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擴大。
劉云飛補充道,本次《通知》將2019年在自貿區推出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高水平便利化試點推廣到了全國,將有更多的外貿企業受益;《通知》中還明確支持銀行通過審核電子化單證為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也進一步拓寬銀行服務覆蓋范圍,能夠為銀行網點覆蓋不到的區域提供金融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知》提出,支持境內銀行與非銀行支付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合作為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等市場主體提供跨境人民幣收付服務。
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線上化場景化金融服務需求增加。“疫情影響下,海外商超等實體店紛紛關門或經營慘淡,部分外貿企業開始拓展跨境B2C業務,通過在亞馬遜開網店,直接將產品銷往海外。”中行研究院博士后葉銀丹如是說。
劉云飛指出,今年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貿易數字化轉型進程,外貿企業貿易展示、洽談簽約、通關、物流、金融服務等環節加快向線上遷移,越來越多外貿企業將跨境電商、線上貿易展會作為拓市場的重要渠道,企業在跨境電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貿易新業態新場景下線上化金融服務需求快速增加。
“近幾年,新業態和新市場主體興起,與傳統進出口貿易結算相比,它們對商業銀行服務效率、交易背景審核、反洗錢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行為例,近幾年通過優化系統與服務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每年為支付寶等支付機構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數百億元,既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也擴大了人民幣跨境使用領域。《通知》的內容有利于這類新業態和新市場主體的發展。”劉云飛如是說。
助力外貿企業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外貿企業在海外市場出現萎縮,部分出口依賴度較大領域的外貿企業面臨較大的庫存和產能消化壓力,特別是中小企業承壓較大,部分對海外供應鏈依賴度高的企業面臨斷鏈風險。”工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具體而言,企業可能存在經營效率降低、潛在客戶流失、經營風險上升、轉內銷面臨一定困難等情況。
《通知》中提出了允許非投資類外資企業人民幣資本金境內再投資、調整幣種轉換因子促進人民幣境外放款、取消專戶管理要求等措施。葉銀丹指出,這些都有助于外資外貿企業提升其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通知》對境內企業境外人民幣借款業務管理進一步放寬,相關賬戶開立、資金使用和償還將更為靈活。劉云飛告訴記者:“對外貿企業來說,在商業銀行的協助下,可以將融資渠道拓展到全球,充分利用境內、境外兩個市場資源來最大化降低經營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事實上,為解決企業的融資難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今年以來銀行機構頻頻發力。如工行、中行、農行和建行紛紛與商務部展開合作,梳理境內重點外貿外資企業金融需求。同時,多家銀行嘗試通過供應鏈金融、推動跨境撮合等方式,助力更多外貿企業獲得資金、恢復經營。
據悉,截至8月末,工行境內分行已向名單中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累計發放本外幣融資4044.20億元。其中,向外貿型企業投放融資2676.22 億元,向外資型企業投放融資1367.98億元。中行在全國近30個省市會同當地商務部門推出“穩外貿穩外資”專屬服務方案或措施,今年前8個月,中行境內機構投放進出口貿易融資近3000億元。
轉自:中國經營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