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曬“十三五”科技創新成績單
2020/10/23 18:10: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相關領導就“十三五”科技創新進展進行了盤點并答記者問。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整體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相關領導就“十三五”科技創新進展進行了盤點并答記者問。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整體上,我國科技創新實現量質齊升,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王志剛表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沖刺攻堅的關鍵時期。談到“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有何進展,他分享了幾組數據:過去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基礎研究經費增長近一倍,2019年達到1336億元。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額翻了一番,2019年超過2.2萬億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的排名從2015年的第29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在抽象的數字之外,我國在關鍵科技成果、科技體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
王志剛提到,5年來,我國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量子信息、鐵基超導、干細胞、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嫦娥四號首登月背,北斗導航全球組網,C919首飛成功,悟空、墨子等系列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磁約束核聚變、散裂中子源等設施建設取得突破。國家實驗室加快布局,對高水平科研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王志剛介紹,5年來,我國大力推動科技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科技重大專項成功收官,移動通信、新藥創制、核電等取得重大成果。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5G、人工智能、區塊鏈、新能源等加快應用。今年1-6月,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7.7%,新增注冊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1.9%。創新創業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5年來,我國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生態進一步優化。推進國家科技管理機構改革,完成創新驅動發展頂層設計,科技體制改革主體架構基本建立,計劃管理、成果轉化、資源共享、評價獎勵、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實質進展。5年來,我國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人才結構進一步優化。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從2015年的376萬人年增長到2019年的480萬人年,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涌現,青年科技人才逐步成為科研主力軍。
王志剛表示,目前,我國在基礎研究、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下一步,我們將把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擺在整個國家科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完善項目形成機制,進一步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優化投入結構,加大對冷門學科、基礎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長期穩定支持。
王志剛坦言,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任務落實還不平衡、不到位,一些深層次制度障礙還沒有得到根本破除,需要進一步攻堅克難。(記者 張茜)
轉自:中國青年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