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慶油田:半個世紀連續攻克“三低”世界難題
2020/10/28 10:25:16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12日,長慶油田迎來開發建設50周年,這個在5000萬噸之上穩產了7年的特大型油氣田,正加速向年內6000萬噸既定目標沖刺。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是國際10月12日,長慶油田迎來開發建設50周年,這個在5000萬噸之上穩產了7年的特大型油氣田,正加速向年內6000萬噸既定目標沖刺。
長慶油田開發的鄂爾多斯盆地油氣,是國際上典型的“三低”(低滲、低壓、低豐度)油氣藏,經濟有效開發屬于世界性難題。科技創新讓其走出困境,后來居上,其原創性地質理論、關鍵核心技術和高效開發模式個個都是“錦囊妙計”。
儲量超4億噸級西峰油田,勘探上就經歷過3次失敗;攻堅儲量5億噸姬塬油田,曾6次無功而返;10億噸級慶城頁巖油田的勘探,歷時近20年。長慶人勘探上百折不撓,堅守高原大漠,數十年專注于地質演化規律、油氣生成、儲藏機理基礎研究,創新完善了油氣勘探六大成藏理論,累計探明石油儲量55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3.8萬億立方米。最終掌控了獲取盆地油氣資源“總開關”。
長慶安塞油田區塊從發現到規模開發,前期技術攻關耗時8年,開創我國特低滲油田經濟有效開發之先河;上百名技術人員在毛烏素沙漠歷經6年艱苦探索,才使我國探明儲量最大的蘇里格氣田實現效益開發。長慶油田依靠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技術壟斷,形成特低滲、超低滲油田開發主體技術,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鉆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一舉建成中國最大油氣田。接連攻克致密氣、頁巖油開發世界難題,引領我國油氣開發進入“非常規”時代。
新世紀以來,長慶油田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創新應用信息傳輸、數字調控、智能控制、遠程監控等600多項先進技術,嵌入油氣田建設、生產、管理關鍵環節,拉動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化解了油氣產量快速增長與人力資源不足的剛性矛盾。目前,生產規模擴大了兩倍,員工總量仍保持在當初7萬人。持續破解“三低”油氣田“多井低產”的現實,探索形成安塞模式、靖安模式、靖邊模式、蘇里格模式等十大低成本開發模式,緩解了油氣開發成本壓力,有效對沖了歷次國際油價暴跌帶來的經營風險。
生產區域橫跨陜甘寧蒙晉5省(區),長慶油田如今是中亞油、氣進入我國東南沿海必經之地,擔負著京津冀地區和陜甘寧蒙區域40多個大中城市安全供氣,超過400億立方米的年產氣量使其成為我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基地,自1997年正式向外供氣以來,已累計生產天然氣4536億立方米,相當于替代了5.51億噸標煤,減少碳排放物3.69億噸,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