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地多舉措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2020/10/29 9:36:20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和地方正醞釀更大力度的財政金融投融資舉措,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包括提供千萬至數億元的財政項目資金,大幅增加信貸、保險等中長期資金支持等,《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和地方正醞釀更大力度的財政金融投融資舉措,部署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包括提供千萬至數億元的財政項目資金,大幅增加信貸、保險等中長期資金支持等,產業引導基金也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速集結。業內預計,在多方加碼投資系列利好下,未來五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20%左右,成為“十四五”時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性產業。
央地加碼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四季度伊始,多地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項目迎來密集開工。10月17日,安徽省第十批貫徹“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推進會舉行,22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159.4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有84個,占比超過三成,總投資403.5億元。10月16日,重慶江津區舉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81個簽約項目總投資207億元,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7個。山西日前聚焦“六新”項目,圍繞電子信息、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開工項目435個,計劃總投資1986億元。
項目加快開工的背后,是多方集中發力,加碼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9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指導意見》,將有效推動資金、人才等各種資源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業聚集。
地方上,9月28日,廣東舉行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新聞發布會,明確布局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針對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等領域給予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產業基金等支持保障。山東日前提出,力爭到2021年培育認定15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在土地、資金等方面予以重點保障。另外,深圳、天津、寧波等地也展開相關布局。
“當前新興產業發展態勢好、后勁強,前三季度在制造業整體投資同比下降6.5%的狀況下,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了9.3%,其中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了21.2%和9.3%。”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當前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革,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將成為我國實現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支撐。”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將獲得更大的支持力度,包括芯片、集成電路等面臨“卡脖子”問題的關鍵領域,以及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業等代表產業鏈升級大方向的重點領域有望成為投資熱點。
多路資金加速涌入
一攬子政策利好下,更大力度的財政金融投融資舉措正在加速落地。財政支持方面,深圳日前下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20年第三批新興產業扶持計劃,計劃項目合計118個,涉及政府資助資金總額12649萬元。新疆設立2000萬元自治區技術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對13個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江蘇省財政廳下達2020年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6.88億元,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41個重點項目。
金融業支持力度也將加大。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梁濤22日在2020金融街論壇上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更好地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大幅增加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長期資金支持。廣西、安徽等地銀保監局近日均明確,從銀行信貸、保險等多方面入手,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
直接融資支持方面,產業投資基金持續發揮重要作用。9月28日,眾邦基金聯合長江產業基金設立了100億規模的長江卓爾產業投資基金,重點投向智能制造、醫療大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石化也成立50億元基金,投資布局高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助力科技成果轉化。
記者從清科研究中心獲悉,截至2020年上半年,我國已設立的產業類引導基金數量達到1042支,已到位規模3.01萬億元,主要圍繞制造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投類政府引導基金數量達到507支,已到位規模0.64萬億元,主要圍繞地區中小企業發展、科創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針對種子期、初創期企業。
多元融資方式需進一步完善
業內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技術升級和更新換代快,對技術研發、人才儲備的融資需求期限長,需進一步完善多元融資渠道。
范若瀅表示,一方面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供給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不匹配,對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創投市場發展不夠規范、成熟,我國創投資本存在明顯的短期逐利特點。此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仍不夠完善,這導致前期我國大量國內新經濟公司選擇到境外上市進行融資。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政策法規研究所副所長周游表示,傳統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難以滿足新的投資模式需求,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在投資政策上,積極實行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調整和變動,同時規范并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模式,引進私人資本提高效率,拓寬融資來源。
圍繞建立和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多元投融資渠道,范若瀅表示,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鼓勵商業銀行與創投機構、政府產投基金等加強合作,為優質新興產業企業提供全周期、綜合化金融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專業銀行。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融資需求,應有特殊的工作機制和組織架構安排。此外,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成長壯大的融資渠道。以科創板改革為契機,建立起向硬科技企業精準輸送金融血液的對接機制,助推新興產業快速健康發展。(記者 郭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ぜ刮幕黝}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