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激經濟應對疫情 中國地方債務擴容
2020/10/30 9:36: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應對疫情沖擊,今年中國加大政府債券發行力度,增加政府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發行地方債567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5.8應對疫情沖擊,今年中國加大政府債券發行力度,增加政府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中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發行地方債5678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5.8%。
財政政策積極有為,大量財政資金用于建設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抗疫,補短板、惠民生、促消費、擴內需。除了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今年中國還安排新增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74.4%。
資金投向重點領域,重點用于國務院確定的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林水利、生態環保、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七大領域,同時積極支持“兩新一重”、公共衛生設施建設中符合條件的項目。
到9月底,用于交通、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以及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領域約占八成;用于生態環保、農林水利、能源、冷鏈物流等領域約占兩成。各地已有近3000億元專項債券用作鐵路、軌道交通、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等領域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包括專項債券在內,今年中國將新增地方政府債券4.73萬億元。地方政府法定債務限額將由2016年的17.19萬億元,提高到28.81萬億元。財政部預算司一級巡視員王克冰說,目前,法定限額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中國基本形成了覆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預算管理、債券發行、存量債務置換、風險評估預警、應急處置、日常監督、信息公開、專項債券管理等各個環節的“閉環”風險防控體系。
截至2019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1.31萬億元,債務余額與地方財力之比(債務率)82.9%,低于國際通行的警戒標準;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余額16.8萬億元,全國政府債務余額38.11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修訂數99.09萬億元計算,政府債務余額與GDP之比(負債率)38.5%,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
地方政府違法違規無序舉債的蔓延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王克冰介紹,中國對地方政府債務實施限額管理,將地方政府債務全部納入預算管理。實施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預警,選取債務率等指標,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十三五”期間,每年評估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對高風險地區進行預警,督促高風險地區切實化解風險。
王克冰同時指出,一些地區違法違規舉借隱性債務的現象仍時有發生,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嚴禁地方政府變相舉債,決不允許新增隱性債務上新項目、鋪新攤子。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推動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健全監督問責機制。督促省級政府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對繼續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積極采取措施,開好“前門”、嚴堵“后門”,疏堵結合。開好合法合規舉債“前門”,適應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合理確定分地區地方政府債務限額,適當增加專項債券規模,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建設,督促地方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同時,堅決堵住違法違規舉債“后門”,嚴禁地方政府以各種名義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
轉自:中國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