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10月份新能源車銷售占比低迷,渦輪增壓車型迎來黃金期
2020/11/13 14:17:0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99.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199.2萬輛,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我們可以看到單月新能源車銷量只占到總銷量7%多一點,數據最能說明問題,目前在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乘用車總銷量還是很少的。在整個十月份銷量前十的品牌中,九家保持增長態勢,說明中國的汽車市場潛力還是很大的。唯一一家銷量出現負增長的是上汽大眾,當然這個負增長也是相對而言,并且還是占據著銷量排名第三的位子。此次有四家本土品牌也進入前十榜,分別是吉利第四、長城第六、長安第七、通用五菱第八。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上汽通用五菱銷量10.5萬臺,其中五菱宏光MINI貢獻了2.38萬輛,最高單日銷量突破1200臺。
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不難看出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并不高。客觀來講,大部分消費者購車的最直接原因是因為所在城市的外地車牌限行政策。在車牌需要搖號的城市,新能源車牌往往不需要等待得,可以直接上牌,另外免除購置稅也可以省下一大筆稅費的。另外從運營車輛的角度來說,新能源車短途出行成本很低,較燃油車有較大優勢。
當然新能源車的短板也是很突出的,目前純電新能源車售價一般都很高,同時配套設施還不是很完善,尤其是大功率充電樁并不完善,尤其是銷量上升后,充電樁短缺的問題將越發嚴重,這也是很多人放棄新能源的條件之一。新能源車的續航也是制約其銷量的一個關鍵因素,城市堵車,或者開啟空調的情況下里程數一般只能達到最大里程的60%,較難滿足長途駕駛的需求。
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車企對于小排量車型的開發也進入一個井噴階段。越來越多的車企將精力放到提高發動機熱效率方面,開始在渦輪增壓混合動力的技術上加碼。渦輪增壓技術通過提高進氣量,達到提升發動機功率和扭矩的目的,讓小排量的車子也能擁有不輸于大排量自吸發動機的使用感受。讓消費者在體驗更強勁動力的同時,不必為此支付高昂的購置稅。目前各主機廠針對1.6L及其以下排量的車型已經開發出多款渦輪增壓車型,比如福特的1.6T發動機,本田的1.5T地球夢發動機,大眾的1.4T發動機,尤其是國內本土車企,在如此嚴苛的節能減排政策下,經過這么多年的探索和實驗也開發出一些列性能優異的發動機,在11月初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心”十佳發動機榜單里,有9款汽油機,一款柴油機,其中汽油機里有七款都是1.5L發動機(其中6款為渦輪增壓車型,一款是自吸車型),可見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在國內車企里受歡迎程度。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修訂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規劃,在2025年時,我國純燃油車占比40%,油電混動車占比40%,新能源車(插電混動與純電)占比20%。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混動車輛發動機動力有限,因此近90%的混動車輛選擇安裝渦輪增壓器以提高燃油部分動力水平。按照國務院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到2025年我國年銷售2500萬輛乘用車,同時所有燃油車必須使用渦輪增壓器以達到節能目標。因此2025年,我國每年新增新能源車預計為500萬輛,而使用渦輪增壓器的節能車(純燃油 油電混動)接近2000萬輛即占到我國乘用車總銷量的80%。分析人士指出,考慮到2019年中國僅不到1000萬輛燃油車安裝了渦輪增壓器。因此可以說渦輪增壓器市場增長的絕對值,遠大于傳統意義上的新能源車。那么在越來越嚴苛的排放要求下,傳統的燃油渦輪增壓車型將會步入發展的黃金時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