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工業城市轉型: 從“三個燒杯”說開去
2020/11/25 9:21:1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很多時候我們只完成了前兩個小燒杯,而停止在了第三個燒杯”,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主任池建義指著三個大中小不同的燒杯說,前兩個小燒杯代表著實驗室取得的成果,第三個大燒杯則代“很多時候我們只完成了前兩個小燒杯,而停止在了第三個燒杯”,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主任池建義指著三個大中小不同的燒杯說,前兩個小燒杯代表著實驗室取得的成果,第三個大燒杯則代表著科技成果的產業化。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包頭正在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城市轉型升級。
包頭是內蒙古最大的工業城市,是國家和內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裝備制造基地,被稱為“草原鋼城”、“稀土之都”。隨著經濟的發展,包頭作為老工業城市也面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迫切任務。2015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包鋼公司與包頭市政府聯合共建了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推動稀土產業轉變“挖土賣土”發展方式,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技術發明出來了,但真正產業化可能會面臨成本非常高、難以規�;葐栴}。這個試驗示范的階段就需要由政府來推進引導”,池建義介紹,稀土中心推進把論文寫在產品上、把研究做在工程中、把成果轉化在企業的運行模式。積極推動稀土中心將科研成果、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直接放在企業,實現科學研究與產業需求精準銜接,打破傳統科研體制只做單邊技術供給或科研產業中介的運行模式。
例如,利用稀土光功能材料技術,可改善農業設施內光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顯著增加農戶、生產用戶收入。目前該技術已經形成了適用于多種常見大棚經濟作物的光環境動態參數調控系統。
目前,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連續化隧道窯生產線已在包頭建成,稀土特種鋼制備技術與產業化、納米超光滑鈰基拋光液可控制備技術、高性能新型稀土儲氫合金制備技術均取得關鍵突破。稀土研發中心已遴選實驗室成熟項目12項,建設技術中試示范線10條,孵化高科技企業20家,逐步走出了一條具有地區特點的科技成果轉化之路。
除了稀土產業之外,在傳統裝備制造業,包頭也在推進產業加速升級。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是兵器工業集團直屬大型重型汽車制造企業。當前,北奔重汽應對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品質,在高寒、缺氧、高溫、濕熱等各種惡劣工況下擁有獨特的產品特性和技術優勢,產品廣泛應用于水利、電力、石油、礦山等諸多領域。截至目前,國內市場保有量突破20萬輛,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面對新發展格局,包頭一直在持續加大力度推進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充分發揮科研技術優勢,真正把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