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云端”
2020/11/25 10:49:15 來源: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云端”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復用木新華社福州11月24日電題:“國民美食”沙縣小吃:從案板躍上“云端”
新華社記者林超、秦宏
“砰、砰、砰”,23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沙縣小吃技藝傳承人李賢錦反復用木槌在案板上捶打一塊豬肉,向游客展示如何制作沙縣小吃的招牌菜“扁肉”。經營沙縣小吃20多年,他揮舞木槌的右臂明顯比左臂粗了一圈。
“打扁肉如今大部分都是用機器完成的。”李賢錦說,原來手工捶打2斤扁肉得花1個小時,如今用機器只要幾分鐘,口味、品質基本不變。
用木槌反復捶打豬腿肉上千次,是制作泥狀扁肉餡的訣竅,也是沙縣小吃自稱“千錘百煉的美食”的由來。在過去的20多年里,李賢錦和其他小吃業主正是憑借“千錘百煉”的勁兒,將8.8萬家沙縣小吃門店開到了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創造了年營業額近500億元的“國民小吃”品牌。
物美價廉的沙縣小吃,憑借近年來的現代化創新,高強度勞動已成為歷史。記者在沙縣小吃產業園區內看到,沙縣小吃“四大金剛”的制作方法均完成了升級:除了扁肉可以依靠機器自動捶打,拌面也用上了自動撈面機,蒸餃來自中央廚房統一制作和配送,燉罐可用半成品材料制作。
“原來小吃業主每天一睜眼,就要花數小時買菜、加工、備料,占用了大量精力。如今已經有約50%產品可以使用半成品加工,至少減少近三分之一的操作時間,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說。
記者了解,在推動工業化生產過程中,沙縣致力于保留沙縣小吃“老味道”。比如,為了留住花生醬的傳統香味,三明沙陽食品有限公司放棄了高效的電磨,而是使用電機驅動石磨的生產方式。公司總經理鄧慧珍說:“我們希望保留傳統風味,這是小吃產業的靈魂。”
創新,不僅讓沙縣小吃在激烈的餐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而且產業鏈開始逐漸延伸。包括配料、餐具、休閑食品在內,沙縣目前研發出的小吃相關產品已有1000多個品種。僅在沙縣小吃產業園區內就有相關加工企業72家,年產值3億多元。
如今,沙縣小吃最大的創新思路在“云端”。張鑫說:“小吃餐飲集團已有1600多家門店實現經營數據上云。在數字化信息平臺上可以隨時看到供應鏈上的實體店經營、外賣、現金流、采購等數據,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
“利用互聯網技術工具,打破門店經營固有的邊界,建立起沙縣小吃自己的供應鏈、收銀體系和互聯網銷售,是沙縣小吃下一步要做的大文章。”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政策利好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迎高增長時代
- 下一篇:紅星二鍋頭北冰洋義利或將打包上市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