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興起 出了問題找誰?
2020/11/27 19:11:24 來源:廣州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銀行APP理財銷售區域,竟然有代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睙嶂酝顿Y銀行理財產品的陳小姐頗感意外。記者調查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發現,確實有部分銀行已經打開大門,開始有代銷“銀行APP理財銷售區域,竟然有代銷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睙嶂酝顿Y銀行理財產品的陳小姐頗感意外。記者調查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發現,確實有部分銀行已經打開大門,開始有代銷產品,不過并非他行的理財產品,而是他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隨著理財子公司密集“誕生”以及產品加速推出,業內人士預計,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或成趨勢,理財子公司將尋求更多銀行或外部機構合作產品代銷,大資管機構的競合將更加深入。而面對銀行理財產品合縱連橫的趨勢,特別提醒投資者在挑產品時不僅要看收益,還要看機構、看風險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曉麗
市民陳小姐稱,銀行雖然有代銷其他機構的基金、信托等非銀機構的產品,但理財產品代銷還是十年來第一次見。陳小姐有頗多疑慮:在A銀行買B銀行的理財產品,出了問題責任在誰��?還有,這代銷的B銀行產品,是在哪個渠道購買利率更高呢?
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區現“代銷”
記者調查多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發現,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區域已經開始出現“代銷”字眼,代銷的不是他行自營理財產品,而是他行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
如招商銀行APP理財產品區,不僅有“自營”專欄,還專門開辟了“代銷”專欄,點擊進去后,發現不僅有招銀理財,還有建信理財(建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交銀理財(交通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等多款產品。又如中信銀行APP理財產品區,也代銷了多款興銀理財(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
利率方面,記者對比發現,理財子公司在不同渠道投放的產品也不盡相同,不具可比性,不過完全相同的產品,利率還是一致的。如興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興銀穩利恒盈”,在興業銀行和中信銀行兩個APP上,利率和門檻都是一樣的。
將自家客戶拱手讓給同業?
一直以來,銀行理財鮮有代銷他行理財產品的,僅由本行渠道銷售。對于近期代銷他行理財的興起,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密集“誕生”不無關系。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主編殷燕敏分析道,銀行的理財子公司與原來銀行的資管部是不一樣的,銀行理財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機構,由于其自身沒有營銷渠道,除了母行的銷售渠道外,更有意愿去拓寬銷售渠道。
但讓人費解的是,當前銀行攬儲和客戶爭奪競爭激烈,代銷他行產品、幫他行拓寬銷售渠道豈不是將自家的客戶拱手讓給同業?
在殷燕敏看來,這種合作是雙贏的�!皩τ诖N銀行來說,其多了一個代銷品種,可增加其中收入。從產品的角度來看,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與銀行自身的理財產品在投資標的風險偏好方面略有差異,在當前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傳統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滑、對客戶的吸引力減弱的大環境下,各家銀行都加大在零售端為客戶做資產配置服務的力度,增加代銷產品,給客戶更多的選擇�!币笱嗝粽J為,以往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格局也將被打破。
普益標準研究員唐春艷也認為,對發行銀行而言,通過他行代銷可以拓寬銷售渠道,實現區域的全覆蓋。而對代銷銀行而言,代銷他行產品可以豐富自身的產品,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華南一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以預見,銀行代銷他行理財子公司產品或成趨勢,而且理財子公司將尋求更多銀行或外部機構合作產品代銷,大資管機構的競合將更加深入。
銀行要注意風險隔離
作為代銷渠道,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均在產品說明書中稱,自身為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
唐春艷表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和《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均明確表明商業銀行是可以代銷他行的理財產品的�!安贿^,根據《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只要代銷機構在銷售中踐行了銷售適當性原則,則代銷機構無過錯。但是,若代銷機構在產品銷售中違反銷售適當性原則,則代銷機構和發行機構具有連帶責任�!碧拼浩G提示道。
唐春艷強調稱,在開展代銷業務時,銀行需要注意合規性風險。對發行銀行而言,要選擇符合監管規定的代銷銀行,并建立監督管理機制;對代銷銀行而言,既要在代銷業務和自有業務間建立風險隔離制度,也要注意銷售的合規性,在銷售的過程中要切實踐行適當性原則。
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要看清發行機構
而面對銀行理財產品銷售合縱連橫的趨勢,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應注意什么呢?
殷燕敏提醒,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看清產品說明書,明確地了解自己購買的是哪家銀行的產品,產品的投資范圍是什么,產品的風險是否可承受,如果產品出現投資風險,應及時關注發行銀行的公告。
唐春艷也提醒,當投資者購買代銷產品時,一是要注意購買渠道的規范性,注意代銷銀行是否具有代銷資質以及其他相關理財業務的資質,重點關注代銷產品的代銷協議;二是要從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出發,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三是仔細閱讀相關資料,如產品說明書、風險提示等。
新聞鏈接
獲批開業銀行理財子公司達19家
自2019年6月建設銀行開出首家理財子公司建信理財之后,其他銀行也跑步入場。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9家銀行旗下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包括工、農、中、建、交、郵儲6家國有大行,光大、招商、興業、中信、平安、華夏6家股份行,寧波銀行、杭州銀行、徽商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青島銀行6家城商行和重慶農商行1家農商行。
中國理財網顯示,截至11月25日記者發稿時,理財子公司共發行約2500只產品。記者了解到,目前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以固收類為主,并通過FOF、MOM和私募股權等形式探索布局權益類投資。
不僅新產品發行步伐加快,母行存量理財產品也在加速有序遷移。多家銀行公告,為有效推進產品轉型,母行擬將部分前期發行的理財產品分批有序地劃轉至理財子公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