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 累計利潤同比增速由負轉正
2020/11/30 13:36:1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數據顯示,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情況。數據顯示,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剔除短期非經營因素影響后,10月份利潤增速與上月大體相當。這意味著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盈利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
上中下游工業企業利潤齊改善
數據顯示,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與此同時,利潤增長的行業也在擴大。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介紹,前10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增速比1~9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有25個行業利潤同比實現增長,比1~9月份增加4個,利潤增長的行業面達61%,其中12個行業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
從具體行業領域來看,朱虹介紹,裝備制造業是對工業利潤增長貢獻最大的板塊。其中,電子行業自4月份累計利潤增速轉正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1~10月份增長12.6%,對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尤為突出。
朱虹指出,隨著穩基建投資和促進汽車消費等政策持續顯效,貨車、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改善,帶動汽車制造業利潤穩定恢復,1~10月份利潤增長6.6%,增速比1~9月份加快3.6個百分點。此外,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也延續快速增長態勢,1~10月份累計利潤分別增長12%和22.9%。
從消費品制造業來看,朱虹表示,1~10月份,受國內需求回暖、出口形勢好轉等因素共同拉動,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8%,增速比前9個月有所加快。其中,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造紙、煙草等行業利潤保持10%~30%的增速。
隨著下游需求持續回暖,產業內部循環逐步暢通,上游原材料行業利潤快速修復。雖然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仍為下降,但降幅收窄9.1個百分點。其中,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累計利潤增速小幅上升或實現由負轉正。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是因為10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增速較前值大幅上行,創2012年3月有數據記錄以來新高,拉動10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較前值上行3.1個百分點至0.7%。上行的動力來源于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較去年同期較大幅度上行,疊加基數影響。
新一輪弱補庫周期或至
10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6.9%,環比回落。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疫情導致需求后置,年末長假及購物節效應催化下,企業提前備貨帶動8、9月短期庫存微升,不是庫存周期的開啟,10月庫存回落印證備貨預判。蓄力階段的實質是行業庫存走勢分化,出口和地產景氣帶動部分行業進入補庫,低油價和消費漸進修復導致部分行業仍在去庫或震蕩階段。
李超預期,隨著經濟回升至常態,年末有望開啟新一輪弱補庫周期。預計2021年經濟增長將保持積極修復態勢,消費、地產等內需有較強表現,中國供給優勢、全球補庫共振帶來的出口景氣也能延續。
鄭后成也表示,考慮到在實體經濟復蘇,疊加全球逆周期調節政策尚未退出的情況下,預計2021年PPI當月同比的中樞大概率上移。同時,在全球需求修復,實體經濟主動補庫存的背景下,2021年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2021年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將恢復常態,從同比的角度看較為樂觀。因此,2021年全年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累計同比將顯著高于2020年。
李超建議,關注出口景氣相關行業,看好由中國供給優勢突出帶來的永久性出口份額提升,在電氣機械、家電、計算機通信、專有設備等行業已有體現,同時受益于全球補庫共振,看好在全球供應鏈中參與程度較高的中國企業,特別是在裝備制造等領域。(江聃)
轉自: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