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教于樂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走進社區
2020/12/1 13:50:56 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沖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11月27日-29日,由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 “海綿城市科普小站”活動在南山區大沖城市花園開展。本次活動走進居民小區,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科普宣傳,讓小區居民了解海綿城市及其建設的必要性,感受到海綿城市帶來的生態效益、品質提升、民生改善等,并成為海綿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傳播者”,共建綠色生態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在降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實現雨水的自由遷移,從而解決雨季時雨水排放和城市看海問題。
為了能讓社區居民更直觀的理解海綿城市的概念,本次“海綿城市科普小站”共設置了4個版塊,分別為“海綿城市基本概念”“海綿城市設施模型靜態品鑒”“海綿城市科普視頻展播”“深圳典型海綿城市項目介紹”,在動靜之間,觸動居民對海綿城市的理念印象更深刻。工作人員通過現場答疑解惑、海綿設施互動試驗等方式,傳播海綿城市理念,為居民講解“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意義和好處等。
卡通版的科普宣傳展板、動態的視頻宣傳、小型的海綿城市設施模型以及豐富的互動形式,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小朋友的熱情參與。
透水試驗現場,市民好奇地觀察透水鋪裝孔隙率較大,雨水是如何從面層上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這種面對面的直觀印象,不少市民紛紛表示,原來這正是透水鋪裝的原理,也明白了海綿城市生態循環的原理。
雨水回用裝置現場,則生動地向市民展示了雨水通過海綿裝置,能夠被有效循環利用。
現場還有一個大型積木搭建的海綿積木歡樂城堡泡泡池,致力于把教育與娛樂相結合,寓教于樂;可愛的海綿寶寶帶著氣球熱情地邀請現場居民參與“海綿城市知多少”有獎問答,向廣大居民傳播普及海綿城市知識。
2016年,深圳市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并在2019年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中獲全國第一,提前一年完成了國家部署的2020年建成區面積20%的建設目標。按照深圳的統一規劃和部署,到2030年,深圳80%以上的建成區面積要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今年11月,深圳市海綿辦先后在水保園、卓悅匯、大沖城市花園開展海綿城市科普系列活動,分別讓海綿城市理念走進學校、走進商圈、走進小區,希望能夠通過高頻次多角度的海綿城市理念宣傳,讓深圳市民更加了解海綿城市的相關知識,號召市民爭做海綿城市建設的傳播者、參與者,為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注入新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