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億元債券發行取消 信用擴張頂點隱現
2020/12/15 17:36:24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年成為融資大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強勁復蘇,逆周期政策逐步退出,“寬信用”進程面臨變數。局部信用收縮苗頭隱現,信用擴張頂點可能已經出現。 據統計,11月11日2020年成為融資大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經濟強勁復蘇,逆周期政策逐步退出,“寬信用”進程面臨變數。局部信用收縮苗頭隱現,信用擴張頂點可能已經出現。
據統計,11月11日以來,全市場已有超千億元的信用債發行取消。11月,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在年內首現負值。截至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是2019年10月以來首現回落。
融資大年債券“井噴”
央行數據顯示,前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33.2萬億元,比此前年度紀錄還多出近7萬億元。在這當中,貸款占去“半壁江山”,其后便是債券融資。其中,政府債券融資7.6萬億元,企業債券融資4.4萬億元,合計超過12萬億元。
截至目前,2020年A股IPO融資額已近4400億元,創10年新高。從發行規模看,截至12月9日,2020年債券市場發行面值總額約54萬億元,其中,國債、地方債發行量雙雙超過6萬億元,政策性金融債發行超過5萬億元,超短融發行超過4萬億元,公司債發行超過3萬億元,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超過2.5萬億元,均破歷史紀錄。從大類品種看,利率債發行超過18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將近12萬億元,分別比2019年全年多發47%和21%,發行量均再上新臺階。
取消發債潮涌
債券市場仍有融資“洼地”。數據顯示,從省級地區看,截至12月9日,2020年內地共有8個地區信用債發行量超過1萬億元,最高的達10萬億元,有8個地區信用債發行量低于2000億元。
臨近年底,突發信用違約“黑天鵝事件”,在影響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的同時,還助推一級市場取消發債潮涌。
在永煤控股發生債券違約后,一級市場信用債取消發行現象有所增加。11月11日至12月9日,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全市場共有138只公司信用類債券因發行失敗或主動推遲發行而取消發行安排,涉及債券面值總額1045.2億元,成為年內取消發債最密集的時期。
“寬信用”拐點料現
2020年融資爆發式增長有特殊的經濟金融背景。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市場基本認為信用擴張程度最高階段即將過去,“寬信用”退出已提上日程,信用擴張周期拐點已漸行漸近。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表示,目前經濟已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會逐漸看到基本面和政策面的一些變化。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說,信用修復最快階段已過去,今年年底前后或逐步進入信用“收縮”通道,明年將會是信用“收縮”之年。
在做大今年社融規模增量的因素中,信貸和債券融資無疑是最大的兩個。新增信貸逆周期特征顯著,隨著經濟加快恢復增長,新增信貸增長放緩是大勢所趨。債券方面,趙偉認為,政府債券和城投企業融資放量勢頭較難持續。公司信用類債券凈融資規模從5月開始已出現下降,11月受風險事件及季節性因素等影響,更出現年內首次為負的情況。
不管是政策主動引導,還是風險事件造成的被動收縮,本輪“寬信用”拐點可能已經在望。(張勤峰)
轉自:中國證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N”格局成型 國家技術轉移一體化提速
- 下一篇:燃料電池降本成效不及預期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