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通堵點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2021/1/7 17: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為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著墨較多的一個方面是近日,為進一步促進大宗消費、重點消費,更大釋放農村消費潛力,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提振大宗消費重點消費促進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著墨較多的一個方面是補齊農村消費短板弱項。提出完善農村流通體系,推動農產品供應鏈轉型升級,優化農村消費環境,建立健全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依法打擊假冒偽劣、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規范農村市場秩序。
對內需如此重視,一方面在于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連續數年超過一半;另一方面,去年突發的疫情給中國經濟造成了不小沖擊,但在系列經濟復蘇政策的作用下,投資、出口早已轉正,消費卻仍舊有較大幅度下行,亟待提振。而且,當前我國正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意味著要把提振內需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值得一提的是,經歷了輪番的政策刺激,部分商品在目前消費形態下已趨近飽和。然而,農村消費這一“富礦”仍有待挖掘,一是中國仍有相當比例的人口居住在農村,統計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60%,意味著農村仍有近40%的人口;二是農民收入近年持續增加,2019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長9.6%,高于城鎮居民7.9%的增幅。
可以說,提振農村消費市場、釋放農村居民消費潛力,對于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而言意義重大,但目前農村消費環境與基礎設施和城鎮消費差距較大,需要精準措施,打通“堵點”,才能有效激發。
至關重要一點是目前農村物流體系不夠完善,數字化建設滯后。比如,雖然農民線上購物比例近年大幅上升,但部分地區快遞送達體驗遠不及城鎮,額外的收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的線上購物需求。而且,農產品的產銷脫節,讓農民手中的產品難以快速或通過合適的價格變現,影響了農民收入,導致消費需求下降。
對此,當前務必完善農村新型消費的基礎設施環境,讓農村商貿流通的網絡在更大范圍內互聯互通,如以擴大縣域鄉鎮消費為抓手帶動農村消費,加強縣域鄉鎮商貿設施和到村物流站點建設。既讓農民能夠獲得與城鎮居民同樣的線上購物體驗,又能實現商貿流通更加及時、快速,配送更加順暢、精準的目標,減少因為商貿流通信息不暢而造成的農產品庫存積壓變質或流通損壞,更好變現讓農民手中有錢可以消費。
另一個急需解決的是農村“山寨貨”橫行問題。農村市場上的“山寨貨”現象由來已久,近年因城鎮執法打擊力度加大,“山寨貨”在城市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而涌入農村,還被列入“2018年十大消費侵權事件”。
可以說,徹底壓縮“山寨貨”的生存空間,對于改善和釋放農村消費潛力至關重要。對此,需要構建城鄉統一的市場管理體系,為農村配備相適應的市場監管資源,從源頭上摧毀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銷售體系,并對違法行為進行嚴懲。同時通過信息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的辨識能力,從而達到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提升農民消費體驗的效果。
農村消費市場既是強大國內市場的組成部分,也是提振內需的重要方向,目前亟待打通物流、信息等“堵點”,清理假冒偽劣產品,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