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區三州”行】云南香格里拉:現代化農機合作社助力脫貧增收
2021/1/9 23:46:01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第一批農機手,如今的李慶勝已經成為隊伍里的老師傅,他時常為新加入的社員進行技術培訓,昔日的失聰小伙變得越來越自信,也逐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現代化農機合作社,從旋耕機到無人機應有盡有。這樣一個專業的農機合作社,會給大山深處的村莊和百姓帶來怎樣的變化呢?“三區三州”行走進云南香格里拉興文村。
金秋時節,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金江鎮興文村的農田里,一場農機技術培訓正在進行。李慶勝是當地農機合作社的農機手,他所在的金牛農機合作社不僅是金江鎮唯一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也是目前香格里拉市擁有農機數量最多的合作社。從小務農的李慶勝沒想到自己加入合作社后,竟然能用上無人機這樣先進的農用設備。
香格里拉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所轄鄉鎮均處于青藏高原山區腹地,農田耕作較平原地帶更加困難,因此過去由于人工耕作效率低,許多鄉鎮都未能快速脫貧。室外培訓結束,合作社組織農機手們進行無人機技術的理論學習,李慶勝搶先坐在了最前面。
李慶勝右耳先天性失聰,在加入合作社前他曾四處打工,但因聽力障礙工作都難以長久。2012年,為了推進扶貧工作,減輕群眾農耕負擔,興文村在市政府的主導下建起了全鎮第一家農機合作社,也就是今天的金牛合作社。當時正四處找工作的李慶勝積極報名參加了農機手培訓,對于他來說,右耳失聰非但不影響機器操作,還能過濾掉一部分刺耳的機器噪音,生理缺陷反而成為了工作優勢,這讓他信心倍增。經過一系列培訓考核,李慶勝正式成為了合作社的專業農機手。然而,李慶勝加入合作社后,新工作還未開始,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最初,許多群眾不了解農機操作,在政府的主導下,合作社決定通過小范圍免費耕作,讓更多群眾親眼看到農機操作,認識到機械化耕作的便利。
通過幾次實驗,農機耕作迅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特別是在農忙時,合作社高質高效的機械化耕作成為當地群眾的首選。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金牛農機合作社已完成機耕、機耙面積151公頃,機播面積86公頃,受益農戶996戶。農機耕作普及后,許多群眾干脆將農田全權托管給合作社,自己外出務工。這樣,他們除了有土地種植的收益,還有一份打工收入。合作社的社員不僅可以免費使用農機耕作自家土地,還可以在家門口當農機手打工掙錢,一個農機合作社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帶動了村民增收脫貧。
作為第一批農機手,如今的李慶勝已經成為隊伍里的老師傅,他時常為新加入的社員進行技術培訓,昔日的失聰小伙變得越來越自信,也逐步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