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咽喉反流為誘發嗓音疾病危險因素之一 專家: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2021/4/17 10:10:15 來源:中國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網財經4月16日訊(記者 杜丁)今日是世界嗓音日,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咽喉嗓音科副主任黃冬雁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咽喉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變和喉癌發生的中國網財經4月16日訊(記者 杜丁)今日是世界嗓音日,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學部咽喉嗓音科副主任黃冬雁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咽喉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變和喉癌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之一,一定要引起重視。
咽喉反流為誘發嗓音疾病危險因素之一
咽喉反流作為誘發嗓音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是指胃內容物反流至鼻腔、口腔、咽、喉、氣管、肺等部位,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的總稱。咽喉反流性疾病還會牽涉到喉炎、聲帶息肉、聲帶小結、鼻炎、聲帶接觸性肉芽腫和潰瘍等相關疾病。
黃冬雁教授表示,由于食道粘膜具有分泌堿性物質的能力,并且具有粘膜屏障,能夠中和部分胃酸,因而每天50次的食道反流都屬于生理范疇。但食管和咽喉對胃酸和胃蛋白酶保護機制薄弱,每天3次以上的反流,PH達到4-5就可以造成粘膜的損害。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常見的疾病,也是嗓音障礙的原因之一,與吸煙、辛辣飲食、便秘、高脂飲食、進食過飽等不良生活習慣密切關聯,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需尤其注意自己可能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后備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嗓音科主任莊佩耘教授表示,當出現咽喉部有異物感、發聲疲勞、持續清嗓、咽喉疼痛、聲音嘶啞、哮喘等癥狀時,應考慮是否存在咽喉反流的可能性,及時前往醫院就醫,接受正規治療。 莊佩耘教授同時強調,特別對于咽部異物感、很多難治性咳嗽及呼吸憋悶的患者,特別容易誤診和漏診,值得引起重視。
專家: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目前,咽喉反流性疾病分別有一般治療、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三種治療方式。一般治療是一線治療方案,即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內科治療是目前咽喉反流性疾病主要的治療選擇,藥物治療可以修復損傷的組織上皮,恢復機體的抗反流防御功能。”黃冬雁教授介紹,目前內科治療首選藥物為質子泵抑制劑(PPI),其他藥物包括H2受體阻滯劑、促胃腸動力劑、胃黏膜保護劑等。這些藥物使用的時間和劑量都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外科治療主要方式為: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與胃鏡下食管下括約肌處射頻治療。
莊佩耘教授強調,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很重要,有些輕癥患者通過合理健康的調整作息和生活習慣,該病就可以控制。對于治療期間的患者,如果沒有配合有效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治療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黃冬雁教授表示,除了規范用藥和注意生活方式和作息飲食,患者一定要謹遵醫囑,定期復查和隨訪,“切勿在疾病癥狀消失時便立即停藥,避免快速停藥引起胃酸分泌反跳導致癥狀復發,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直至停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