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床行業深度報告:資本多元化孕育投資機會
2021/4/27 13:36:19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機床是將金屬毛坯等材質的工件加工成機器零部件的機器,是一個國家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2020年疫情后我國制造業景氣度迅速回升,全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消費額213億美機床是將金屬毛坯等材質的工件加工成機器零部件的機器,是一個國家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2020年疫情后我國制造業景氣度迅速回升,全年中國金屬加工機床消費額213億美元,同比降幅收窄至4.5%。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國內消費額為138.7億美元,金屬成形機床國內消費額為74.4億美元。
機床下游應用涵蓋各個制造業,其中應用占比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汽車、通用零部件和3C電子,合計占比達64%。機床成本構成中“數控系統和驅動系統”“鑄件和鈑金件”各占1/3,傳動系統占比接近15%,“刀庫、刀塔”占比接近5%,零部件環節仍有較大的技術進步及進口替代空間。
完全國有機床時代逐漸落幕
當前國內機床行業呈現兩大特征:一是國退民進,以“十八羅漢”為代表的國有機床時代逐漸落幕,市場份額逐年下降。而民營機床企業憑借對市場的敏銳度,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企業實力持續上升,2010年以來登陸資本市場的機床企業主角由國企轉換為民企。在本輪制造業投資長景氣周期中,民營企業有望承擔提高國產數控機床在中高端領域份額的重任,逐步實現進口替代。二是機床需求高端化,國內制造業產業升級及勞動力減少帶來高端機床需求,高端機床在本輪制造業投資中受益更加明顯。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呈現加速提升態勢,由2019年底的38.8%迅速提高至2020年底的45.55%。另外,金屬切削機床過去二十年間均價逐年增長,由不足10萬元/臺提高至接近25萬元/臺,初步驗證了本輪需求的高端化特征,我們預計在本輪產業升級的大趨勢中機床的高端化特征將貫穿全程。
制造業投資進入長景氣周期,諸多指標驗證機床行業高景氣度及持續性:
一、疫情后,制造業景氣度迅速回暖,PMI生產指數自復產以來快速回到高位,2021年3月為51.9%,已連續12個月超過50%。二、機床行業景氣度從2020年4月回暖明顯,2020年9-12月同比增速均值達到26.93%,2020年全年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長5.9%。2021年前兩個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速達到85.4%,延續了疫情以后的長景氣。三、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指標前瞻機床需求8個月,該指標自2020年6月開始當月同比增長迅速,6-12月當月平均增速達到17.3%,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為企業的擴張投資提供了內生性驅動。四、工業企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前瞻機床需求12個月,該指標2020Q4當季同比增速為20%,環比仍在上升。五、本輪需求高端化特征比較明顯,反映的是制造業持續產業升級過程,因此預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入進入長景氣周期。
機床行業進口替代加速
整體來看,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依賴程度連續兩年下降。2004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進口依賴度達到高點62.53%,其后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近十年來波動下降。2019-2020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占比已經連續兩年下降,從33.14%降低至27.97%,減少了5.17pcts。金屬切削機床進口占比降低更為明顯,從2018年的44.56%降低至2020年的35.33%,減少了9.23pcts,其中2020年單年度降幅達到5.35pcts,主要是受到疫情影響,機床進口交期延長、調試人員往來不便,客觀上促進了國內優質民營機床企業國產替代進程。
切削刀具進口依賴程度下降,數控裝置出口金額增長。中國切削刀具的進口依賴程度近年來不斷降低,2015-2020年,進口切削刀具在國內切削刀具消費額中的占比由37.18%降低至34.61%。數控裝置方面,進口數控裝置金額近5年來基本保持穩定,而出口數控裝置金額則出現明顯增長,2020年我國出口數控裝置金額為12億美元,較2016年的5.6億美元提升明顯。
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回暖趨勢明顯。2020年3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下降21.70%,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4月開始,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當月同比增速轉為正數且不斷提升,2020年9-12月同比增速均值達到26.93%,回暖趨勢十分明顯。從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產量來看,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在不斷減弱,累計同比自2020年9月后轉正并繼續提升,截至2020年末我國全年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長5.9%。2021年2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產量累計同比增速達到85.4%,延續了疫情以后的長景氣。
本輪需求呼應產業升級,可持續性強
國內產業升級及勞動力減少帶來高端機床需求,高端機床在本輪制造業投資中受益更加明顯。綜合來看,本輪制造業投資有別于以往,大型企業是主角,高技術是核心,反映了制造業競爭格局持續優化,產業持續升級。能夠生產更高性能、更精密部件的高端機床廠商在本輪制造業投資中將更加明顯受益。
金屬切削機床的數控化率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數控金屬切削機床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金屬切削機床,能夠根據已編好的程序使機床動作并對金屬零件進行切削加工。與傳統金屬切削機床相比,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在復雜、精密、小批量的金屬零件加工方面具有獨到優勢。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的數控化率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2019年下半年來,金屬切削機床數控化率呈現加速提升態勢,由2019年底的38.8%迅速增長至2020年12月的45.55%。
在近年來金屬切削機床制造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有所下降的情況下,金屬切削機床均價逆勢增長,處于上升通道。金屬切削機床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2014年達到峰值1710.07億元后,近五年來呈現逐漸下降態勢,到2020年略有回升至1086.66億元。假設金屬切削機床制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當年金屬切削機床總銷售收入,可計算得金屬切削機床均價。2020年,在金屬切削機床整體收入規模和產量雙雙上漲且產量增速更快的情況下,金屬切削機床均價達到24.36萬元/臺,較2019年略有下降但是整體上不改波動上升趨勢。
大型企業PMI持續多年領先,在疫情后恢復更快。2015年來,除個別月份外,大型企業PMI指數均優于小企業。2015-2019年,大型企業月度平均PMI指數達到了51.56%,處于榮枯水平線以上,而中小型企業同時期月度平均PMI指數分別為49.55%、48.06%,處于榮枯水平線以下。疫情以來的大型企業PMI表現也明顯好于中小企業,2020年3月-2021年3月大型企業PMI月度平均值達到了52.25%,中小型企業PMI月度平均值分別為50.93%、49.57%。
大型企業疫情后國內外訂單表現優于中小型企業,潛在營收增長能力更強。一、從國內訂單來看,大型企業疫情后訂單反彈明顯:2020年3月PMI新訂單指數就已經達到了53.20%,其后一直保持在榮枯水平線以上,2020年3月-2021年3月PMI新訂單指數均值達到了53.72%。中小型企業訂單在疫情后回暖情況則不如大型企業,其中中型企業2020年3月PMI訂單指數為51.40%,2020年3月-2021年3月PMI新訂單指數均值為51.65%;小型企業2020年3月PMI訂單指數為49.70%,2020年3月-2021年3月PMI新訂單指數均值僅為49.18%。二、從出口訂單來看,大企業出口訂單整體上恢復更好:國外疫情爆發晚于國內,出口訂單恢復主要從7月以后,其中大型企業2020年8月-2021年3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均值為51.61%,中小型企業分別為49.34%、46.40%,整體上低于大型企業。
“去杠桿”和貿易摩擦等原因導致中小型企業虧損面較高,市場格局有所改善。2017年起,由于受到“去杠桿”政策的間接影響和后續的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影響,工業企業整體虧損面出現明顯擴大,由2017年末的11.40%增長至2018年末的15.10%,提升了3.7pcts。具體來看,2018年末大型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3.70%,較同時期中小型企業虧損面分別低2.8pcts、1.3pcts。到2019年末大型工業企業虧損面為13.20%,出現一定下降,而同時期中小型企業虧損面則持續提升,大型工業企業較同時期中小型企業虧損面分別低3.7pcts、2.6pcts,差距出現擴大。中小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使得行業競爭格局出現改善,大型企業將可以取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高技術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表現強于制造業整體,高端裝備設備需求持續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包括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等需要高端裝備以滿足其精密度要求的產業。2018年以來,高技術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與制造業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差距明顯擴大,體現出高技術制造業投資額在制造業整體投資額中所占比例上升,對高端裝備的需求增長。(中信建投機械呂娟團隊)
轉自:中國企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