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追捧難掩氫燃料電池市場冷清?
2021/5/16 11:36: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家、地方層面陸續發布的40多項政策加持下,氫燃料電池產業成為投資熱點 ■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99輛、1177輛,換言之,每家企業賣出不到0■在國家、地方層面陸續發布的40多項政策加持下,氫燃料電池產業成為投資熱點
■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99輛、1177輛,換言之,每家企業賣出不到0.5臺
■氫能要真正實現商業化,產業必須逐步從“政策依賴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
“盡管燃料電池企業普遍認為2020年是發展的爆發年,但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遭遇了'對半砍'的尷尬場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99輛、1177輛,同比分別下降57.5%、56.8%,也就是說,產業鏈上下的2400余家企業,總共賣出1177臺氫能車,平均每家賣出不到0.5臺。”近日,有燃料電池從業人員告訴記者一組數據。
在國家、地方層面陸續發布的40多項政策加持下,氫燃料電池產業成為投資熱點,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資本熱、市場冷”的現象下,距離其真正的規模化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市場是否健康?
氫燃料電池汽車前景被市場看好,在資本市場是亮眼的明星概念股,但氫能產業整體尚處于發展初期,還在經歷成長的陣痛。“當前,氫能產業鏈上超過70%的企業都在布局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零部件,生產不出1萬輛燃料電池車輛,但是發動機產能每年超過數十萬臺,產能消納問題日益突出,打破了應有的供需平衡。”有專家提出,這正影響著行業健康發展。
佛山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副院長王子緣表示:“近年來政策趨于明朗,加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加持,氫能與燃料電池行業越來越受資本界追捧,都希望通過金融手段運作項目,在風口之下實現高市盈率上市。”
盡管資本市場可為氫能產業初期發展注入“加速劑”,但資本的快速切入與擴張,對于需要長期積累沉淀和關鍵核心技術,以實現創新突破的新興產業來說并非好事。王子緣認為,絕大多數資本關注和投入的目的就是盈利賺錢,這跟氫能產業起步階段投資回收期長、盈利水平低等特性相悖。“資本無疑是產業發展的強力催化劑,但行業的健康發展,更需要對投資收益要求低、投資回收期限較長的產業引導基金等資本積極參與支持,鼓勵社會資本認清產業發展階段特性,理性參與投資,平衡好收益周期和回報率之間的關系。”
在浙江鋒源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海峰看來,燃料電池市場成為各路資本眼中的“香餑餑”,“其實是正常的”。在他看來,投資市場主要看產業是否有前途,“現在有國家政策支持,資本看到了一個清晰的未來,反映在股市上,一定是欣欣向榮的。”
產業該洗牌了嗎?
“2400余家相關聯企業說明燃料電池市場很火,但是2020年市場行情不景氣也是真的。”一家主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公司人士說,“原以為2020年是燃料電池的爆發年,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示范應用項目被迫延期。”實際上,從2020年上半年出臺相關政策支持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推廣,到多地啟動燃料電池示范城市申報,國家并未明確補貼的具體細則。“這也讓企業比較被動,投產早了拿不到補貼,投產太晚又擔心市場被分掉。另外,盡管燃料電池車輛的購置成本逐步下降,但是難以達到市場的預期,運營成本高居不下亟待解決。”上述人士補充道。
王子緣認為:“市場的不景氣確實會給行業帶來沖擊,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這也能倒逼行業做好技術積累與沉淀,通過市場'照妖鏡',過濾掉質量低下的產品,淘汰靠補貼吃飯以及渾水摸魚的企業。”
氫能要真正實現商業化,產業必須要逐步從“政策依賴型”向“市場驅動型”轉變。王子緣認為,未來燃料電池行業或許誕生新一個“寧德時代”,又或許會通過不斷的收購并購,誕生一批行業巨頭。“隨著我國對燃料電池行業自主創新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技術門檻會越來越高,只有掌握了核心自主技術的企業,才能在日趨國際化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
王海峰則認為,現在就說“該開始洗牌”還為時尚早。“在示范期內會逐步形成區域集中效應,企業在一定范圍內競爭,將觸發區域洗牌,沒有做到頭部的企業將被并購或被迫退出市場。”
如何脫穎而出?
“隨著技術快速發展,燃料電池及系統規模化生產已不成問題,車輛投放雖未達預期,但并不代表氫燃料電池市場會就此遇冷。”有專家認為,從終端應用來看,受政策密切影響,氫燃料電池市場還處于一個爆發前夜,一旦未來城市示范群發布,必將會拉動整體燃料電池行業的銷量。對于燃料電池企業來說,如何才能在爆發后的競爭中更好地走下去?
在王海峰看來,最重要的是要有敢于試錯的勇氣。“就像鋰電的發展,前期走過了一些彎路,才有了現在的成果。企業一定不要追求所謂的'把錢花在刀刃上',擔心浪費投資,不敢大膽做研發。沒有研發就沒有進步,就會被其他企業甩在身后。”
王子緣則表示,從政策、行業、資本等多維度去分析,當前氫能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氫能的未來是與可再生能源耦合,并在交通、工業、建筑等主要耗能領域廣泛減量替代化石能源,推動能源安全保障建設。換個角度思考,當前的“資本熱、市場冷”的現象或許更有利于氫能產業理性向好發展,一方面可讓行業更全面認識氫能,分析、思考并解決氫能當前存在的問題和短板;另一方面可以給資本潑一瓢冷水,減少炒作,回歸理性金融市場。
“在當前環境下,我認為燃料電池企業不應各自為戰,而是共同營造良好的行業氛圍,一起把蛋糕做大做香。燃料電池企業不僅要跟蹤掌握國家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發展戰略與目標,也要保持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核心競爭力,不能閉門造車。在融資或者對外投資方面,不要為資本而資本,要為戰略而資本,形成良性生態鏈條,共同成長,價值共享。”王子緣說。(記者 韓逸飛)
轉自:中國能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競爭日趨激烈增收不增利 速凍食品后勁還足嗎
- 下一篇:多地集中供地開啟 市場分化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