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貿易百問| 我國牛肉進口格局及前景如何?
2021/7/15 12:31:03 來源: 農業貿易促進微信號 作者:李楠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是世界牛肉生產消費大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牛肉產量從2013年613.1萬噸增至2020年672萬噸,年均增速1.5%,與此同時,人均消費量每年以超過6%的速度增長。在此情況下,進口成為平衡國內供需的重要途徑。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我國牛肉進口量每年不足1萬噸,之后快速增長,至2020年達211.8萬噸,年均增速接近70%。我國是世界牛肉生產消費大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牛肉產量從2013年613.1萬噸增至2020年672萬噸,年均增速1.5%,與此同時,人均消費量每年以超過6%的速度增長。在此情況下,進口成為平衡國內供需的重要途徑。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我國牛肉進口量每年不足1萬噸,之后快速增長,至2020年達211.8萬噸,年均增速接近70%。
一、牛肉進口多元化格局初現
全球參與牛肉貿易國家眾多,牛肉生產消費貿易穩步增長。主要出口國包括巴西、美國、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新西蘭、加拿大、烏拉圭等。據美國農業部數據,2020年全球產量6057.2萬噸,出口量1080.5萬噸,消費量5906.8萬噸;預計2021年產量增至6154.3萬噸,出口量增至1105.7萬噸,消費量增至6004萬噸。
傳統上,巴西、烏拉圭、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是我國主要牛肉進口來源國。2018年以來,我國積極拓展牛肉貿易“朋友圈”,逐步放開了自阿根廷、烏拉圭、巴拿馬、玻利維亞、法國、荷蘭、英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納米比亞等10國進口準入,截至目前,總計對27個國家開放了牛肉市場準入,多元化進口態勢顯現。據中國海關數據,除愛爾蘭和蒙古兩國因瘋牛病、口蹄疫近年暫停進口外,與絕大多數國家牛肉貿易快速發展。2021年1—5月進口97.2萬噸,同比增18.6%。其中,自巴西、阿根廷、烏拉圭、新西蘭前四大來源國進口量分別達37.4萬噸、21.4萬噸、13.4萬噸和8.9萬噸,增30.8%、18.8%、40.9%和18.8%。新開放市場中,自玻利維亞進口8734噸,增2倍;俄羅斯6946噸,增27.6倍;立陶宛149噸,增2倍。受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拉動,自美進口4.2萬噸,增7.8倍。
二、南美牛肉強勢占據“C位”
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國家是世界牛肉主要出口國,與我互補性較強。近年來憑借質優價低、供應穩定等優勢,兩國牛肉強勢走上中國百姓餐桌,風頭無可匹及。2015年5月解除對巴西牛肉瘋牛病進口禁令,2016年巴西即成為我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并保持至今。2018年5月與阿根廷簽訂牛肉輸華衛生議定書后,次年阿便躍居成為我第二大牛肉進口來源國。
2020年以來,盡管受到全球疫情影響,自兩國牛肉進口依然快速增長。其中,自巴西進口84.8萬噸,增112.4%,占牛肉總進口40.1%;阿根廷48.2萬噸,增28.5%,占比22.8%。2021年1—5月,自兩國進口量分別37.4萬噸、21.4萬噸,增30.8%和18.8%。
三、護航舌尖上的牛肉需主動防范外部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我國牛肉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國際市場影響將越來越大。疫情發生后,國際市場更加復雜多變。一是價格波動劇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2017年至今全球牛肉價格波動上漲,漲幅達37.9%,其中2021年前五個月漲26.9%。二是供應鏈受到沖擊。疫情使全球范圍內多次出現肉類屠宰、加工等設施關停,冷鏈運輸產品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等現象,對牛肉國際貿易造成較大沖擊。三是貿易政策多變。阿根廷于2021年5月至6月對牛肉出口實施30天限制,措施到期后僅同意在6月底和7月恢復去年同期出口量的一半。阿業界預計2021年牛肉出口將下降31%。可以預見,未來1—2個月我自阿進口將顯著下跌,但考慮到措施的臨時性以及我進口來源國眾多,預計不會對牛肉消費造成實質影響。除阿根廷外,蒙古等國近年也出臺出口禁止措施。此外,瘋牛病疫情時有發生對全球牛肉貿易也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肉類需求,一方面要修煉內功,繼續推動我國畜牧產業快速健康發展,增加國內供給能力;另一方面還需繼續主動出擊,用好我國大市場的優勢,穩妥有序推動有關國家達到牛肉輸華要求,積極拓展我牛肉進口來源,實現互惠共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