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發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
2021/8/25 1:31:48 來源:央視新聞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24日,上海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對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等作出了具體部署。8月24日,上海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意見》,全面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對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等作出了具體部署。
文件提出了四個工作原則:一是學生為本、回應關切,保障學生休息權利,減輕家長負擔;二是依法依規、標本兼治,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三是政府主導、多方聯動,落實部門職責,完善配套政策;四是試點先行、穩步實施,扎實開展重點難點問題治理,積累制度成果。
《實施意見》明確:用1年時間,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總量和時長有效管控,義務教育學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全面覆蓋,線上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規范工作如期完成,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有效減輕。到2023年,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后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校外培訓行為全面規范。據此,《實施意見》對照中央“雙減”工作部署,結合上海培訓市場綜合治理工作開展情況予以細化和具體化,特別是對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強化校內課后服務供給、形成校外育人合力等進行深入部署,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著力健全作業管理制度、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分類控制作業總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建立作業監督機制、科學利用課余時間,強調要促進教、練、考一致,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五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二是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著力保證課后服務時間、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內課后服務時間一般不少于2個小時、結束時間一般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初中學校可探索在工作日晚上開設自習班。支持學校統籌實行教師彈性上下班、調休等措施。
三是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著力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嚴格機構投融資、嚴格限定培訓時間、強化培訓內容管理、嚴格機構收費管理、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完善培訓機構監管,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并統一登記為雙重管理的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按照標準重新辦理審批手續;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線下培訓機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
四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著力促進校際優質均衡發展、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深化高中招生改革、納入質量評價體系,強調要全面落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政策,加強優質教育資源跨區統籌,進一步落實全市義務教育“五項標準”城鄉、區域統一,將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大部分招生名額直接分配到每一所不選擇生源的初中學校。
五是整合用好校內外資源。著力優化使用校內資源、整合使用校外資源,明確可適當引進優質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校參與課后服務,整合各方資源為學生職業體驗、社會實踐、生涯教育等創造條件。
六是強化配套治理和支撐保障。著力加強課后服務保障、完善家校社協同機制、做好培訓廣告管控,要求配足配齊師資力量,把用于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并設立專項,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嚴禁中小學教職員工開展校外有償補課;促進家校社協同,形成減負共識;加強面向未成年人的校外培訓廣告管理,嚴肅查處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廣告行為。
《實施意見》同時明確,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對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參照本《實施意見》有關規定執行。
(總臺央視記者 王殿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