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訪談:發展全過程民主 讓人民當家作主
2021/8/31 0:14:10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通過發展人民民主,匯集和激發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而人民民主的關鍵,就是始終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政治保證。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行人民民主,就是保證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進一步明確了在新征程上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的根本要求。“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那么,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怎么來保證人民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呢?我們不妨通過幾個實際的事例來看一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給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寫了一封感謝信,告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采納了該校部分中學生的建議,感謝學校對立法工作的參與支持。2020年,該校高三學生李駿豪的一條建議,現在已經列入6月1日開始實施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華政附中一直比較重視培養學生學習法律的意識,尤其是跟中學生關系密切的法律草案,他們更是格外關注。全國人大為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全國范圍征詢意見之初,學校就組織學生展開調研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意外地接到了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的邀請。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人大工委專職干部游元超說:“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對象非常明確,因此聽取未成年人的意見,走進校園聽取學校學生的意見建議,就成為未成年人保護法意見征詢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當時,華政附中24位學生和老師帶來了17條修改建議,其中一條是針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16條提出的。之前第116條規定:“公安機關發現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等行為的,應當予以訓誡、責令其繳納保證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對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導的,可以沒收保證金”。學生們認為,繳納保證金的辦法不合適。
華東政法大學附中2020屆畢業生李駿豪說:“很多時候監護人對未成年人進行家庭暴力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家庭經濟拮據,罰出保證金并不能保證未成年人得到應有的保護,可能反而會使他受到的家庭暴力或者其他權益侵犯更加嚴重,所以我提出將保證金改為以批評教育為主。”
全國人大法工委在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時采納了學生的建議,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刪除了繳納和沒收保證金的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焦洪昌說:“未成年人保護法里面,孩子感受的東西,如果是真問題的話,最后被吸納真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最好的,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國每一部法律頒布前,都要經過充分的意見征集和論證。2015年7月,全國人大法工委按照推進“立法精細化”要求,全國建立了第一批四個基層立法聯系點,上海長寧區虹橋街道就是其中一個。這個設在老百姓身邊的立法聯系點共有280位信息員,涵蓋了街道16個居民區和50家區域單位,他們原汁原味地把普通老百姓的意見收集起來。
基層立法聯系點信息員劉正東說:“我在這里面有兩個角色,一個方面我是信息員;另外一方面我是法律工作者。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把一些法案的法言法語翻譯成大白話;另一方面,把大家講到的有一些大白話再翻譯成法言法語,供立法聯系點參考。”
收集信息是民意與立法的互動過程中基礎的一步。接下來,信息員還要帶著這些意見參與一場更有針對性的意見征詢會,每次的意見征詢會都有不同領域的代表參加。
廣泛收集意見,專業聽證歸納,來自基層百姓的立法意見就這樣從社區街道,直通車送達全國立法機關。自2015年設立以來,僅來自虹橋社區立法聯系點的400多條意見,就有25條被最終采納,寫進了法律條文并頒布實施。如今,全國人大法工委在試點基礎上新增立法聯系點類型,數量已經增至10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辦公室主任孫鎮平說:“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是在當代中國實行全過程民主的一種有效途徑和渠道,繼續推廣和發展對于完善我國制度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有非常大的作用。”
普通老百姓通過立法點直接參與到國家立法的大事中,是全過程民主的一個創新實踐。實踐證明,全過程的民主是真實的、不斷發展完善的民主。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考察時強調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決策都是依照程序、經過民主醞釀,通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產生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要論斷,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民主的顯著優勢。
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同時,協商民主也更加廣泛和深入。人民民主的真諦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協商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包括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社會組織協商等7種協商渠道。民主協商的內容也進一步延伸,在繼續堅持圍繞國計民生重大問題開展政治協商的同時,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成為重點。
7月16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等8個部委聯合發布《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這份旨在保護快遞小哥和外賣配送員等從業者權益的文件能夠順利出臺,得益于7年前全國政協主導的民主協商成果——建筑業農民工工傷保險制度。很長時間以來,一些在外務工的流動從業人員的權益保護問題,一直是個難題。
讓我們把目光回溯到7年前。有一張曾經讓不少全國政協委員印象深刻的農民工面孔:農民工袁師傅在建筑工地做工時雙腿受傷喪失勞動力,官司打了7年,賠償款卻連一分也沒有拿到。當時全國登記在冊的建筑業農民工是4000萬人,連帶后面的家庭,涉及到上億人的生活保障和生存權。作為建筑企業臨時工的農民工工傷保險該誰來管?2014年,全國政協把建筑業農民工的工傷保險列為年度重點督辦提案和雙周協商會內容。
全國政協還邀請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個相關部委,一起現場調研,反復討論協商,最終形成了一個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2014年年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四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意見要求建設單位代繳本項目工傷保險費,覆蓋項目使用的所有職工,包括農民工。
新政策出臺之后在各地落實會遇到哪些問題?農民工能不能拿到賠償款?按照全過程民主協商的要求,政策實施過程中還要進行民主監督。
全過程民主協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從2015年到2017年,全國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參與到四個部委分別帶隊的4個督查組中,到8個省份進行了督查。督查結束與四部委聯合形成了一份監督性的調研報告,這為今后解決此類問題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礎。
正因為之前完善了建筑業農民工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的權益保障制度,所以如今當快遞和外賣行業的從業者迅速超過2000萬人后,針對這類人員流動性大、勞動強度大和危險性比較高的新行業,國家能夠在短時間內及時出臺新政策,重點規定強化從業勞動者的工傷保障,當他們遭遇職業傷害后,能夠得到基本權益和生活的保障。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專業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說:“全過程民主真正實現,讓我們的制度不再出現更多空白,讓我們的決策不再忽略或者漏掉某一個群體或者某一些人的利益,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社會主義制度的陽光下健康、有尊嚴地生活。”
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要通過發展人民民主,匯集和激發14億人民的磅礴力量。而人民民主的關鍵,就是始終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根本政治保證。我們黨始終高舉人民民主這面旗幟,全方位、全過程地確保全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民主制度不斷健全,民主形式不斷豐富,民主渠道不斷拓寬,符合中國國情和人民愿望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之路,必定會越走越寬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