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僑城與政企學研匯聚一堂,合力探索農村現代化新路徑
2021/10/20 17:05:19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16日至17日,第六屆安仁論壇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舉辦,華僑城集團作為論壇的主辦單位之一,與政企學研等各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鄉村振興”主題,通過多領域理論碰撞激蕩出一場思想盛宴,為“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提供解題思路。10月16日至17日,第六屆安仁論壇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古鎮舉辦,華僑城集團作為論壇的主辦單位之一,與政企學研等各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鄉村振興”主題,通過多領域理論碰撞激蕩出一場思想盛宴,為“鄉村振興”國家戰略提供解題思路。接續奮斗,“國家隊”永葆初心凝聚合力
在過去一個時期,國資央企全力以赴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投入和引進各類扶貧資金超過千億元、選派扶貧干部3.7萬人,幫助248個原國家貧困縣、1.2萬個各類扶貧點全部脫貧出列。毫無疑問,在脫貧攻堅中,國資央企彰顯使命擔當,為這場“攻堅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不亞于脫貧攻堅,要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今年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起步之年。在新階段的奮斗中,國資央企肩負著重大使命,承擔著重要任務,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國家鄉村振興局社會幫扶司司長李富君指出:“參與鄉村振興是中央企業助推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重要實踐,需要發揮理念、資金、市場、技術、人才等優勢,為助力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扎實推進,“頂梁柱”各顯其能多點開花
立足“新”的格局,激活鄉村發展新動能
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后勁在鄉村。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鳳喜表示:“華僑城充分利用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全域旅游、新型城鎮化、文博文創等多業務特長和全國布局的優勢,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建設和運營近三十個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項目,逐步形成助力鄉村振興的‘華僑城模式’。”
安仁南岸美村是華僑城創新運用文旅融合模式助力鄉村振興的有益實踐,也是中央企業發揮特色專長,探索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迄今年游客接待量達110萬人次,提升村民人均年收入達3.2萬元,較2017年人均收入增幅達200%。
創新設計“央企出資+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戶+消費幫扶”的“小而美”產業幫扶模式,這是中國五礦的產業幫扶思路。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董明俊介紹:“集團公司結合各地特色開展梨、香菇等產業基地和配套設施建設,在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幫扶資金總額的65%投向了農牧業產業幫扶項目。”
展現“欣”的面貌,開創鄉村美好新生活
鄉村要振興,加強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一環。國資委推動中央企業積極參與鄉村交通、水利、電力、燃氣、通信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幫助農村地區更好彌補短板弱項。今年3月,中國石化率先發布《中國石化助力鄉村振興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將做到“兩不少、三不減”,即全系統投入幫扶資金不少于15億元,助銷扶貧產品不少于40億元,做到幫扶工作力度不減、人力不減、資金不減。“特別是針對自然環境惡劣、基礎條件較差的西部重點幫扶縣,計劃每年投入資金增長10%。”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趙東表示。
國家電網聚焦鄉村建設行動,“十四五”期間規劃投資7552億元,進一步提升農村供電能力,加快傳統農村電網向能源互聯網轉型升級,保障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要。“今年安排投資1104億元,截至9月底項目竣工率達70%,農村戶均停電時間同比縮短1.5小時。”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龐驍剛介紹。
打造“興”的未來,探索農村現代化新路徑
智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萍假x能、模式賦能、資源賦能,這是中國中化MAP模式的關鍵詞。“該模式提供土壤檢測、品種規劃、農機服務、品質訂單、金融服務等現代農業綜合解決方案。”中國中化旗下先正達集團中國副總裁劉劍波介紹,截至2020年,該模式已在全國13個省(區)的64個糧食產區貧困縣實現復制推廣、聯農帶農約84.5萬戶、助農增收超過4億元。
中國移動推出七項數智化工程,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全面推動鄉村振興進程,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李重嚴表示:“‘十四五’末在全國打造智慧農業標桿項目260個,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中央企業凝聚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識,在希望的田野上播下金色的未來,正讓“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為每個鄉村的生動圖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