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非化石裝機有望首超煤電
2021/11/26 17:36:15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以下簡稱 《報告》)。 《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日前,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以下簡稱 《報告》)。 《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電力行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用電量快速增長,電力裝機結構延續綠色低碳發展態勢,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電力供應偏緊。
《報告》預測,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11%。到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將有望首次超過煤電,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電力供應緊張的地區比上年增多。
制造業用電量增長快
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9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2%,兩年平均增長7.6%。上年同期因疫情形成的低基數,是上半年用電量同比快速增長的最主要原因。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7.0%、8.2%。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及兩年平均增速情況反映出我國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
上半年,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8.4%,兩年平均增長7.8%。其中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其他制造業行業、消費品制造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同比增速分別為27.3%、22.3%、22.2%、13.7%,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0.4%、9.5%、6.2%、6.9%。
“可見,無論從同比增速來看,還是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增速都是明顯領先。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所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所占制造業用電量比重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中電聯新聞發言人、秘書長郝英杰表示。
“上半年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的最大特點就是增長快。”中電聯規劃發展部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張晶杰說。
張晶杰介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4.0%和15.9%,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0.4%和10.3%,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分行業看,上半年各行業同比增速均超過15%,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36.5%)、汽車制造業 (34.9%)、通用設備制造業 (30.9%)、儀器儀表制造業 (30.3%)用電量同比增速超過30%。
“從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增速及比重變化情況,反映出當前制造業升級態勢明顯,新動能成長壯大。”張晶杰表示。
電力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明顯
《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2.6億千瓦,同比增長9.5%。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5.4%,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比重降至48.2%,同比降低3.3個百分點。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明顯。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總發電量為3.8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7%;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853小時,同比提高119小時。
上半年,電力投資同比增長6.8%,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比重達到90.1%。上半年,全國重點調查企業合計完成電力投資3627億元,同比增長6.8%,兩年平均增長17.1%。其中,電源完成投資1893億元,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37.4%,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電源投資的比重高達90.1%;電網完成投資1734億元,同比增長4.7%,兩年平均增長2.7%。
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187萬千瓦,同比增加1492萬千瓦。截至6月底,全國全口徑水電裝機容量3.8億千瓦,同比增長4.7%;火電12.7億千瓦,同比增長4.1%;核電5216萬千瓦,同比增長6.9%;并網風電2.9億千瓦,同比增長34.7%;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2.7億千瓦,同比增長23.7%。全國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同比增長17.8%。全口徑煤電裝機容量10.9億千瓦,同比增長2.5%。
上半年,全口徑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分別增長44.6%和24.0%,規模以上電廠口徑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5.0%;全國完成跨區送電量29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0%;全國各電力交易中心累計組織完成市場交易電量17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6%。
上半年,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6.4%,比同期全口徑煤電發電量同比增速低8.7個百分點,累計進口煤炭同比下降19.7%。二季度市場電煤價格迅速攀升,居歷史高位,電煤采購及保供工作難度加大。同時,煤電企業虧損面明顯擴大,部分發電集團6月煤電企業虧損面超過70%、煤電板塊整體虧損。
非化石裝機將有望首超煤電
《報告》預計,2021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左右,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0%~11%,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將有望首次超過煤電。若冬季出現長時段大范圍寒潮天氣,則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將可能突破11%。
《報告》預計,全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8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1.4億千瓦左右。預計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3.7億千瓦,同比增長7.7%左右,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1億千瓦、水電3.9億千瓦、并網風電3.3億千瓦、并網太陽能發電3.1億千瓦、核電5441萬千瓦、生物質發電3500萬千瓦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比2020年底提高2.5個百分點左右,裝機規模及比重將有望首次超過煤電。
《報告》預計,2021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應緊張,電力供應緊張的地區及程度超過上年。從需求端看,預計下半年電力消費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迎峰度夏期間,高溫天氣將加大電力負荷峰谷差,為系統調峰帶來較大的挑戰。從供給端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比重持續上升,電力系統時段性靈活性調節能力不足現象將進一步加劇。西南等部分地區電煤供應偏緊,制約煤電機組的發電能力,全國部分地區天然氣供應緊張將影響氣電機組頂峰發電能力。
從各區域的供需平衡情況看,預計華中、南方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緊張,南方區域形勢尤為嚴峻,華北、華東區域電力供需基本平衡,東北、西北電力供需平衡有余。(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