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IPv6地址資源儲備居全球首位 IPv6規模部署進入創新高峰期
2021/12/17 10:12: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IPv6地址資源儲備已經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躍用戶數達5.51億,占我國全部網民數的54.52%;LTE核心網IPv6總流量達12近日,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IPv6地址資源儲備已經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躍用戶數達5.51億,占我國全部網民數的54.52%;LTE核心網IPv6總流量達12.81Tbps,比上月增長28.37%,占LTE全網流量的19.67%。這些數據顯示了我國經過十多年的不斷發展,在IPv6的規模部署上見到了明顯成效。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2025年要全面建成領先的IPv6技術、產業、設施、應用和安全體系,中國IPv6網絡規模、用戶規模、流量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業界專家對IPv6+云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IPv6+可以大幅提升網絡能力
“IPv6+是從單棧開始演進發展,目前正在慢慢形成一張端到端的全IP網絡,而且IPv6+的能力可以大幅提升。例如SRv6在中國發展速度是最快的,骨干網、局域網都在部署,業務鏈、檢測和技術標準也逐步完善,SRv6正在成為提升網絡能力的重要技術,并正在成為構筑新型城域網的重要元素。”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說,“在面向2030年的云網融合愿景中,我們是把IPv6作為底座進行設計的。”
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運營商利用自身優勢,以IPv6+為技術底座,在規劃從傳統網絡向智能的云網融合邁進,從而轉型成為DICT供應商。運營商的目標是在正在到來的數字經濟中獲得更大的價值收益,同時也為推動社會進步。
根據第三方機構的預測,未來93%的企業將采用多個公有云,74%的企業會采用混合云模式,多云、混合云將成為主流趨勢。同時根據中國推進IPv6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全國95%的商業網站以及應用要支持IPv6,終端和云上應用將以IPv6為主。例如一家大型醫院往往要聯入多個業務云,包括醫療云、遠程診療云、醫保云和互聯網,傳統的方式是用4條專線、4個賬號、4個接入設備,部署周期長,管理起來比較復雜。對用戶來說,無論選擇哪些云,這些云最后提供的是一體化服務,而這些服務是一站式訂購。根據《關于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工作的通知》,到2023年國內主要內容分發網絡、數據中心、云服務平臺、域名解析系統基本完成IPv6改造,2025年全面支持IPv6。在云和網全面進入IPv6時代的大背景下,基于IPv6+技術的智能云網將成為提供云網一體化服務的必然。
IPv6未來三年或有大改觀
從“十四五”開始,IPv6規模部署進入了創新的高峰期,在這個階段,基于網絡的創新,尤其是IPv6+網絡體系的創新、應用融合的創新,將成為“十四五”IPv6規模部署的重頭戲。
據推進IPv6規模部署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田輝介紹,按照今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IPv6三年將形成大改觀,在使用流量上將實現大規模提升,五年將形成不可逆轉的發展態勢。
基于這一要求,田輝認為IPv6有多方面工作要進一步加強。
首先,要以IPv6構建一個性能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例如,IPv6網絡性能劣化率不超過IPv4的10%~5%,明確要求IPv6網絡的性能要優于IPv4的網絡性能。
其次,要積極推進IPv6單棧網絡的部署。目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已經在5G實驗網、企業的數據中心里開始試運行IPv6單棧。近期大家可以關注到國內的骨干點和新交換中心正在快速部署,未來在兩到三年內將會實現全部省份的骨干直連點建設。目前廣電網的IPv6水平較為薄弱,未來需要進一步改進。
最后,要強化應用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云服務、CDN、數據中心要完成已有的基礎設施改造,新基建項目在除三大運營商之外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智能計算中心、區塊鏈、超算等基礎設施的改造是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目前在制約整個網絡流量提升中,非常大的瓶頸是家庭網絡終端的IPv6接入。光貓的支持率約是50%~60%,家庭自購WiFi路由器的支持率不足20%。如何解決固網終端的問題應該成為整個“十四五”期間發展IPv6的關鍵性難點、堵點和痛點。
IPv6涉及的行業越來越多,現在大約有20個,基本覆蓋了生活中所能覆蓋的衣食住行用。有央企、金融、政務,今年加入了工業互聯網、數字鄉村、教育、醫療、交通、自然資源、媒體等行業,目前政務網的IPv6會更快實現。今年來看,不只是門戶網站、政務外網,包括政務的云中心、應用基礎設施、網站、應用,各類的政務服務應用、辦事平臺也都成為下一步改造的重點。在未來可以預期的三年到五年間,中國電子政務體系會優先完成全部設施用IPv6改造。
田輝表示,從目前來看,IPv6的發展主要的難點、堵點在兩端。一端是終端,另一端是應用。平均來看,應用流量中對IPv6支持率在30%的水平,下一步對于存量的大型互聯網應用快速改造、全量改造是重點工作。
規模化發展IPV6,就要構建一套基于IPv6的國家標準體系。今年9月1號,在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國標委指導下,中國TC485成立了第一批國標組,產業鏈上各企業可以參與到IPv6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中。從IETF、ETSI等國際標準組織的規劃來看,IETF已經明確基于IPv4協議的創新已經不是它的主要工作,而基于IPv6的標準、技術創新在國際標準領域中非常活躍,而中國企業目前在IPv6領域,無論是在提交的文稿上還是在獲批數量上,占比都非常高。
IPv6的安全體系也需要進一步補全。目前來看,在前期的IPv6規模部署、升級和改造中,安全方面有薄弱現象。田輝分析認為,要補全安全能力,其中既包括對傳統IPv4安全產品的能力補齊,更包括對IPv6的安全防護體系的建立。(記者 劉晶)
轉自:中國電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