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缺箱 缺艙 高運價 跨境電商物流各顯神通應大考
2022/1/14 15:36: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跨境電商發展前景一片大好,跨境電商物流成為當下供應鏈條上各環節的關注重點。 據海關初步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其中,出口1.12跨境電商發展前景一片大好,跨境電商物流成為當下供應鏈條上各環節的關注重點。
據海關初步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進口0.57萬億元,增長16.5%。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驗放進出口清單達24.5億票,同比增加63.3%。
跨境電商增長迅猛,讓不少貨代紛紛考慮開展跨境電商物流業務。
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進出口的不平衡導致缺箱,運價大漲,全球準班率也嚴重受到影響。面對如此瘋狂的航運市場,跨境電商供應鏈及相關產業該如何應對?
跨境物流貨代轉型
據了解,不少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在涉足該領域前,本身就是航運領域的貨代公司。尤其近年,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比較迅速,貨代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跨境電商新客戶,同時貨代之前提供服務的許多原有客戶也逐漸從工廠轉型成跨境電商。
對此,不少貨代考慮客戶對跨境商家電商物流的強勁需求,利用其航運領域優勢,擴展其跨境電商物流業務。 德威集團就是其中的一員。
德威集團杭州分公司副總經理劉冠英介紹,德威集團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有30年歷史,一直耕耘中美航線。目前,德威集團已開展了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其跨境電商物流的主要方向是美國的海外倉,以及面向美國的專線。
除德威集團之外,還有不少貨代公司希望涉足跨境電商物流領域。天津友通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該公司經理蘇曉彬表示,傳統的物流業務在轉型過程中,會接觸一些新鮮的事物,這一過程類似于海鐵聯運這類深入腹地運輸的延伸服務,而這些延伸服務也包括跨境電商。
“在'互聯網+'時代,跨境電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整個物流業的物流體系,其實都是在從一個港到港延伸到門的過程。未來,跨境電商也一定會發展這樣的延伸過程。”蘇曉彬說。
蘇曉彬表示,工廠方面,傳統B2B業務流程相對簡單,但目前加入了B2C業務,不少難點應運而生。如海外倉、操作系統、對電商品牌的理解、國內工廠對于電商的理解學習等,這些都是難點。“我們接觸了很多工廠的客戶。對于工廠而言,在B2B領域,工廠業務十分成熟;但轉型B2C或是成為跨境電商企業,工廠由于對亞馬遜系統,以及海外倉等諸多環節、鏈條等這些全新的領域并不了解,因此產生難以涉足的情況。”
蘇曉彬還表示,貨代要與工廠進行交流、講解、培訓,從而告訴工廠跨境電商如何發展,引導工廠同貨代共同學習,一同成長。
海運現狀帶來挑戰
近期,高運價、“一艙難求”再次刷屏,讓貨主、貨代都備受煎熬。
從貨代的角度來看,運價上漲對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劉冠英表示,德威集團主營的航運業務基本以中美航線為主,從其客戶角度分析,對于中美航線的跨境電商貨主而言,只有兩種運輸方式,即空運和海運。就美線市場而言,相比空運,海運的運價盡管處于高位,但仍能維持一定的出貨量,其中還有不少客戶簽署了FOB條款,不影響出貨。
盡管如此,運價的整體上漲,會給整個中國的出口都帶來一定影響。
作為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運價上漲對德威集團除了操作難度有所提高外,沒有太大影響。劉冠英表示,盡管前端會受到海運運價的影響,但貨物還是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往美國的。跨境電商出運受到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這是因為跨境電商可以通過海外倉的方式,提前在海外倉儲,在美國本土進行倉庫內操作。
其中,跨境專線、小包等運輸業務是德威集團內部新推廣的業務,因此集團在資源配置上會有所傾斜,來保障跨境電商業務的穩定和持續。
但在江蘇鯨寶國際物流有限公司CEO光建富看來,盡管從表面上,當前的海運情況給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帶來一定的利好,但實際上,海運現狀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運價上漲、艙位緊張,諸多因素看似使得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并不缺乏客戶群體,但艙位的緊張,會對物流企業原本積累的客戶群體需求產生影響,可能因無法滿足所有客戶群體需求,而導致該類群體的部分流失。
對于貨主而言,廣東天帆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曉帆認為,運價的高漲會使得客戶的成本變相增高,因此客戶會在此基礎上,適當做一些出口的調整。
此外,目前FBA(亞馬遜物流)國外倉位有限,每個平臺對庫存有限制,如果客戶的產品價值較低,會受到運價上漲帶來的一些影響;但如果是海外同時擁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客戶,可以通過線下周轉的方式,調整線上線下兩方面運營,因此受影響不大。
同時,也有專家表示,一些貨物本身貨值很低,疊加“天價”運價后增加了出口成本,不僅會反過來影響海運市場,甚至還會對整個供應鏈產生影響。
平臺涉足各有利弊
繼北美前三大進口商之一Home Depot(家得寶)因艙位緊缺而直接租船為自己運貨,電商巨頭亞馬遜向大型船公司包船以應對歐美旺季后,近日阿里巴巴國際站也宣布推出“無憂海運專線(中美)”,以滿足跨境電商賣家對船期確定性、操作高效性的要求。
有專家也表示,這些大型零售商涉足海運業,目標是打造全程供應鏈,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
跨境電商平臺接踵而至地向海運業發起攻勢,其自身提供的物流服務,會對貨代的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帶來一定的影響。不過,與跨境電商平臺的物流服務相比,貨代的跨境電商物流業務仍具有一定優勢。
“術業有專攻。”光建富認為,相比于原先就處于海運市場內的貨代來說,跨境電商平臺提供的物流服務專業性有所欠缺。
涉及到多個環節,若要搶占物流業“蛋糕”,不僅需要資本,還需要很多資源的匯聚,而跨境電商平臺各方面資源有所匱乏。
但劉冠英則表示,跨境電商平臺與貨代在物流業務上各有利弊。
跨境電商平臺更了解跨境電商客戶,能夠從客戶需求出發,在互聯網平臺尋找業務鏈所需的相關資源。
貨代則是本身就處于該供應鏈上,作為其中的一個環節,所提供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會更有保障。但從長遠來看,跨境電商平臺同貨代之間的合作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多。
“盡管跨境電商平臺涉足海運業的舉措會給我們帶來影響,但我們可以在跨境電商物流方面做好差異化服務,針對國外倉儲提供更好的服務。貨代在運價把控方面占據優勢,就可以通過提供更合適的運價來幫助客戶節約預算成本。同時,貨代還能在控柜方面給客戶提供相應保障。”黃曉帆說。
易拼網CEO陳建也對此發表了觀點。
他認為,物流對于跨境電商平臺而言是一個“痛點”,因此跨境電商平臺才會構建海外倉,如亞馬遜FBA倉等。當跨境電商平臺達到一定的體量時,還有可能選擇購入船舶、進軍空運業務等。
他還表示,未來,所有的跨境電商平臺巨頭一定會考慮業務下沉,將業務植入更多的領域,甚至收購、并購相關企業。對此,海運業業內的相關企業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從而與諸如亞馬遜之類的跨境電商平臺巨頭相抗衡。同時企業需要達成戰略,如內部抱團或形成合作機制,以達到共贏模式。
“不論如何,標準化仍是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重點。為實現公開透明,整個物流供應鏈需要物流運價的標準化、服務的標準化、交付的標準化。”陳建說。(胡皓瓊)
轉自:中國水運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吃腐乳會致癌?
- 下一篇:云計算市場規模近3000億 運營商提速云網融合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