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智”換擋 以“創”添力:萬億級汽車產業基地生動開局
2022/1/31 18:12: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新網長春1月29日電 (李丹)在吉林長春的產業名片中,汽車始終是最閃耀的一張。 據統計,2021年,中國一汽全年約銷售整車350萬輛,營業收入7050億元,利潤480億中新網長春1月29日電 (李丹)在吉林長春的產業名片中,汽車始終是最閃耀的一張。
據統計,2021年,中國一汽全年約銷售整車350萬輛,營業收入7050億元,利潤480億元,經濟效益創“十三五”以來新高。自主品牌成為增量的最大來源——紅旗品牌實現銷量突破30萬輛,同比增長50%,排名在中國市場高端品牌第二陣營第一位,增速位列高端品牌第一位。
2021年,長春市統計口徑累計產銷整車242.1萬輛和240.2萬輛,長春市汽車工業實現產值6143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0.3%。
汽車產業,對于長春而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長春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支持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全力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要以汽開區為龍頭,帶動朝陽、綠園、寬城、公主嶺,建設萬億級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汽車產量達到400萬輛,加速“六個回歸”(排產、產能、配套、結算、創新、人才),形成產業集群,構建世界級行走工業走廊。
眼下,長春市汽車產業以“智”換擋,以“創”添力,早已生動開局。
謀篇布局
圍繞“實現萬億級”這個目標,長春是如何謀篇布局的?一項項超前規劃,指明了當下方向。
長春市先后組織編制了《長春市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國際汽車城發展規劃》,以戰略確定目標、以戰術錨定路徑、以戰役鎖定舉措,總體構建“一核雙翼八帶多園”空間布局,形成一核引領、雙翼升級、八帶提速、多園布局的高質量產業發展格局。
什么是“一核雙翼八帶多園”?一核即以長春國際汽車城為空間載體(包括汽開區,以及高新區、綠園西新工業集中區、朝陽經開區部分區域、公主嶺市大嶺鎮、范家屯鎮),全面打造世界級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后市場服務基地,構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雙翼即汽車零部件和新能源發展翼(經開區、中韓示范區和北湖開發區部分區域),汽車電子和后市場服務發展翼(凈月高新區、蓮花山開發區部分區域);八線即加快釋放“一主六雙”戰略的引領力、推動力、支撐力,輻射帶動全省各市(州);多園即發揮各縣(市)區所屬開發區傳統特色優勢,全力打造二道區、雙陽區、農安、德惠、九臺、公主嶺等多個特色產業園區。
一汽解放J7整車智能工廠生產的首輛量產J7重卡下線。(資料圖) 高龍安 攝產業優勢
打造萬億級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長春的產業優勢有哪些?來自長春市工信局的一組信息解讀,勾勒出全貌。
首先,政策優勢。2021年6月6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開支持中國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大會,發布《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國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若干措施》,明確舉全省之力全方位支持一汽、服務一汽,建設國際汽車城。同年,9月28日,中共長春國際汽車城工作委員會、長春國際汽車城管理委員會揭牌成立。12月28日,長春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正式提出聚焦“三強市、三中心”建設,實施“六城聯動”,其中,建設國際汽車城,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中心城市是核心引領。
其次,規模優勢。長春市共有一汽紅旗、一汽解放、一汽奔騰、一汽大眾、一汽豐越5戶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近兩年,隨著紅旗繁榮工廠、紅旗長青基地擴能、一汽豐越擴能、解放J7智能車間、一汽轎車蔚山基地產能提升等多個整車項目建成投產,本地整車產能從173.5萬輛提升至204.3萬輛,生產車型覆蓋各級乘用車、中、重型卡車和客車,持續保持在國內整車生產第一方陣。
再者,配套優勢。長春市擁有大陸、緯湃等世界100強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及富維、富奧等本地骨干配套企業。配套能力覆蓋發動機、傳動、行駛、轉向、制動、車身、環境、汽車電子等八大系統模塊。全市擁有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總計110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387戶,配套產值規模近1600億元。
此外,科研和人才優勢。長春市汽車產業擁有一汽集團、東光集團等78家國家級及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一汽集團汽車振動噪聲和安全控制綜合技術實驗室和吉林大學汽車仿真動力實驗室。全市現有技術熟練的汽車產業人員10余萬人,共21所高校開設了汽車專業,儲備了大量的汽車人才。
政企聯動
統籌推進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是長春市與汽車企業間的新共振,而共振源自于彼此“目標”共鳴。
長春市“六城聯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國際汽車城發展規劃》中提出,要以中國一汽為龍頭,以長春汽開區等為核心,打造長春國際汽車城板塊,實現率先發展、加快發展,到2025年建成主導產業產值超過萬億級的產業集群。同時,中國一汽“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整車銷售650萬輛,產值過萬億元。
可以看到,這兩個目標的時間節點、產業規模高度一致。
2021年以來,長春國際汽車城紅旗繁榮工廠E-QM5下線、玲瓏輪胎首條輪胎啟模下線、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投產、一汽豐越凌放品牌下線、富賽汽車電子工業園投產等等一個個重大項目接踵投產。同時,利用長春市汽車供應鏈大會、中德汽車大會、紅旗嘉年華、汽車整車物流年會、汽車零部件發展大會等展會平臺,簽約落位汽車產業鏈配套項目197個,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其中玲瓏輪胎等30余個重點產業鏈項目投產達效后產值分別將達到百億元。
重要一環
據官方預測,2022年,長春統計口徑排產汽車整車預計達到269萬輛以上,同比增長11%,紅旗品牌年產銷量力爭突破50萬輛。
這一目標靠什么實現?創新驅動,是其中重要一環。
“從創新角度來講,第一是產品創新,第二是技術創新,第三是模式創新。”長春市工信局汽車處處長張利說,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講,沒有產品創新什么都是一句空話,“產品創新方面,‘紅旗’未來將有很多新能源新車型下線。技術創新方面,我們現在正聯合東北師大研究固態電池。而所謂模式創新,既包括生產模式、銷售模式,也包括后市場的服務模式,這些都需要創新。”張利說。
2022年,長春市將依托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應化所,吉林大學、東北師大等大校大所,有效發揮紅旗產學研創新聯盟、固態電池協同創新中心等產學研創新載體作用,推動“光+X”產業融合發展,加速推進國家新能源換電試點示范城市、智能網聯(北方)示范區建設,全力推動紅旗學院、國際汽車城智能網聯示范二期、換電站三期等創新項目建設。
生產線上等待下線的汽車。(資料圖) 高龍安 攝精準施策
除了創新升級,為達目標,今年長春市還將在規模提升、動能轉換、環境建設和政策引領上重點發力。
高效發揮服務一汽領導小組、芯片保供專班等機制作用,舉全市之力解決一汽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持續完善產業鏈鏈長工作制度,圍繞傳統汽車電氣、電子、電池、中控、底盤等五大領域,新能源汽車“大三電”“小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空調、電剎車、電助力),精準謀劃產業項目100項以上。同時,全力推動紅旗尊享定制中心、奧迪PPE、比亞迪刀片電池等重大項目加速建設,為產業發展積蓄新興動能。
力爭全年新培育汽車“專精特新”配套企業100戶,推動重點企業通過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精選層掛牌融資。
圍繞設立零部件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外埠零部件配套企業在長設立結算中心、投資建廠,支持本地零部件企業技改擴能、擴大本地配套份額、爭取外地整車廠訂單,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緩解零部件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推動零部件企業上市融資,加強要素保障等重點環節,全力打造最有利于零部件企業發展的政策高地。
發展方向
長春市官方表示,以《長春市汽車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國際汽車城發展規劃》兩大規劃為引領,長春市將舉全市之力支持一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共同創建世界一流國際汽車城。
具體來講,就是要錨定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新四化”發展方向,實施整車產能提升、新能源汽車超越、零部件強鏈補鏈、智能網聯突破、創新體系建設、人才集聚、后市場培育、區域協同發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十大工程”,按照兩個規劃的時間表、路線圖,實施掛圖作戰,不斷加強組織領導、政策支持、要素保障、融資保障、人才保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建設“雙一流”為導向,到2025年,建成一個產業規模過萬億元的汽車產業集群。(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