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奧背后的“鋼鐵力量”:當冰雪遇上裝備制造
2022/2/22 15:52:08 來源:新華社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貴海說,立足良好的裝備制造基礎,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入冰雪產業,在產品創新、產業配套等方面發力,未來冰雪裝備制造產業潛力巨大。原標題:冬奧背后的“鋼鐵力量”:當冰雪遇上裝備制造
新華社哈爾濱2月21日電(記者楊思琪)“看到運動員踏著滑雪板、穿著滑雪鞋,通過我們的索道行進到比賽場地,既節省時間和體力,還能保障安全,我覺得很自豪。”哈爾濱鴻基索道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榮談到日前落幕的北京冬奧會時依舊很激動。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羅榮所在的公司負責兩個賽區四條拖牽索道的供應和維護,有8名工作人員在賽區度過了難忘的春節。“能承接如此大型國際賽事的服務工作,是對我們的肯定,更是一份榮耀。”羅榮說。
該公司多年專注索道設備市場,產品已在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的雪場和冰雪旅游景區投入使用。自2018年開始“備戰”北京冬奧會,公司45人全部參與基礎建設和安裝調試,其中包括15名技術人員。
談及本屆冬奧會的難忘瞬間,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蘇彥慶侃侃而談。2月4日晚舉行的開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將火炬放入“大雪花”中央,驚艷世人。他帶領團隊攻克的3D打印技術,助力這款“零碳排放”環保火炬的研發和制造。
“主火炬的‘高顏值’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撐。”蘇彥慶說,從2020年開始,團隊與合作伙伴聯合攻關,發揮多年來在新材料、精密成形技術等方面技術優勢,攻克諸多技術難題,成功制造出符合條件的氫火炬及其燃燒系統。
1月6日,北京冬奧列車亮相京張高鐵。京張高鐵兩款車頭“龍鳳呈祥”和“瑞雪迎春”的蒙皮,是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國峰團隊采用快速超塑成形工藝助力制造生產的。
“新材料為冬奧會插上了科技的翅膀。”王國峰說,兩款車頭分別仿生于“鷹隼”與“旗魚”,其流線型設計能減輕空氣阻力,后續將批量生產。
冬奧會讓冰雪裝備制造企業迎來發展良機。哈爾濱乾卯雪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采用先進航天復合材料和多項先進航空設計技術,為專業競技級滑雪比賽設計新型滑雪板。“今后我們會更加努力地投入研發,在科技感、舒適度、安全性上做到極致,為我們的運動員助力。”公司總經理李向東說。
從冰刀、滑雪鞋到頭盔、滑雪服,從造雪機、壓雪車到更多冰雪場地裝備,黑龍江、新疆、吉林等地企業正借著冬奧之風,不斷拓展上下游產業,推動產品從無到有,品牌從有到優。
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貴海說,立足良好的裝備制造基礎,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目光投入冰雪產業,在產品創新、產業配套等方面發力,未來冰雪裝備制造產業潛力巨大。
《黑龍江省冰雪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2年)》中,明確提出推動冰雪裝備企業改造升級,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補貼、貸款等支持,在哈爾濱等多地建設冰雪裝備專業化產業園,將冰雪產業做大做強。
黑龍江天行健體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哈爾濱市體育產業協會會長田明珠等介紹,未來要繼續豐富冰雪裝備業態,既要加大引進國際冰雪裝備品牌、產品和技術資源,又要堅持創新驅動,加大自主研發,進一步強化自主品牌戰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