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新型儲能方案出臺 鋰電池相關企業迎大規模商業化機會
2022/2/24 14:32:23 來源:證券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千呼萬喚的新型儲能規劃終于出爐。 發改委、能源局近日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千呼萬喚的新型儲能規劃終于出爐。
發改委、能源局近日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標準體系基本完善。產業體系日趨完備,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基本成熟。
同日,山東省能源局印發《關于開展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庫征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庫征集范圍在2021年基礎上再拓展、再延伸、再擴大,涵蓋鋰電池、壓縮空氣、液流電池、煤電儲熱、制氫儲氫及其他新型儲能調峰項目,共計6大類。
實際上,去年以來,多地都發布了大力發展儲能的相關鼓勵措施和方案。
對此,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儲能領域有很多細分領域,比如電網儲能需求、企業能源管理的儲能需求、分布式能源網絡的儲能需求。總體來看,蓄水儲能是當前主流的電網儲能方式,但其損耗較大,儲能模式較為粗放,不適應未來光伏、風電能源結構下的分布式能源網絡。
光大證券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儲能正處于加速發展期,國內外儲能發展均大幅提速,預計2022年儲能行業增速將超過100%。
“《方案》總體利好鋰電儲能的發展。作為風光發電配套的最佳儲能方式,預計未來幾年鋰電儲能會高速發展。”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接下來應該會有一些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
大力發展儲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一環。而相較其他儲能方式而言,電化學儲能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轉換效率,其場景應用、建設周期更為靈活,產業鏈配套更加成熟,增長潛力較大。
其中,上述《通知》特別提到,鋰電池儲能調峰項目,以鋰電池為主要儲能元件,項目接入電壓等級為110千伏及以上,功率不低于5萬千瓦,連續充電時長不小于2小時,交流側效率不低于85%。力爭到2025年,全省儲能設施規模達500萬千瓦左右。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1》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GW,包括其他新型儲能裝機3.9GW。其中,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規模為2902.4MW。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方案》還重點提到,到2025年,電化學儲能技術性能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
有不少分析師表示,這兩年隨著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其生產工藝不斷完善,單位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目前鋰離子電池已成為主流的電化學儲能技術路線。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鋰電池企業也在不斷布局儲能領域。
前不久,全球鋰電池龍頭LG能源(LG Energy Solution)正式收購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NEC)在美儲能系統廠商NEC Energy Solutions(NEC ES)100%股份,并將新設法人“LG新能源Vertech”,進軍儲能系統集成市場。
LG能源透露,如今全球儲能系統市場不斷擴大,已有越來越多的客戶向電池廠商提出,需要儲能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未來公司將自主構建大規模儲能系統,不再受制于電池供應問題,更加及時響應客戶需求。
從國內市場來看,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鋰電池龍頭企業也在大力發展儲能,還有不少相關公司傍上寧德時代“大腿”,共同在儲能領域發力。
對此,盤和林認為,長期來看,儲能企業尤其是鋰電池相關儲能企業機遇較大,其他領域例如鈉離子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也存在一定機遇,但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鋰電池依然是儲能領域的重要選擇。
“《方案》提到了電化學儲能的發展規劃和未來目標,鋰電池行業有很大發展空間,對相關企業是極大利好。”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記者 李春蓮)
轉自:證券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