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車異味重危害健康否?車內空氣質量測量及氣味評價方法發布
2022/2/24 18:12:16 來源:羊城晚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戚耀琪 新車買回來,車內異味久久不散,不少消費者對異味是否對健康有影響產生顧慮。如何判斷車內異味是否“安全”?哪些評價手段科學有效?近日,中國汽車工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戚耀琪
新車買回來,車內異味久久不散,不少消費者對異味是否對健康有影響產生顧慮。如何判斷車內異味是否“安全”?哪些評價手段科學有效?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乘用車車內空氣質量測量及氣味評價方法》,文件描述和規定了測定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所用的整車試驗室、車內空氣采樣方法和實驗條件。此舉有望對識別和評判車內空氣的危害程度提供重要的方法和依據。
隨著消費者對于健康環保需求的日益增長,車內健康已逐步涵蓋空氣質量(包括車內異味和VOCs物質散發)、微生物、防過敏等領域,其中車內是否有異味是消費者對于車型健康環保品質的第一印象,已經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決策的重要因素。現實生活中,部分企業量產車型氣味性能差于研發或管控目標在減少高風險氣味物質數量、降低氣味客觀強度、改善氣味類型等方面,部分車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該評價方法來看,從氣體強度分為6個等級,從1級(無氣味)到6級(無法忍受氣味)。每個等級都有一個行為描述來確定。文件要求對汽車進行三種實驗條件下的測量:1、在25°C標準條件下(無空氣交換)模擬環境條件測量VOC和醛酮類;2、在高溫下測量VOC和醛酮類(停車模式);3、模擬車輛從高溫開始在陽光照射停放后行駛時的VOC和醛酮類(行駛模式),該項實驗中使用固定強度的陽光輻射模擬。
具體而言,從停車模式來看,要求在標準高溫模式下對受試車輛內的VOC和甲醛等醛酮物質取樣,取樣時間30分鐘。從行駛模式來看,在標準條件下(以高溫開始)對受試車輛中的VOC和甲醛等醛酮污染物取樣,模擬在陽光下停放后行駛的車輛。由汽車零部件、整車內飾等散發到車內空氣中,通過刺激人體的鼻腔嗅覺神經而在中樞神經中引起令人愉快或令人不愉快的嗅覺感受。
按規定,氣味評價員是由經過訓練或未經過訓練的人員,用來對建筑產品或建筑材料、汽車部件或整車內飾散發的氣味進行感知評價。為此,整車VOC試驗室應足夠大,以便能夠完整地停放受試車輛。安裝空氣調節系統,以達到溫度為25℃±1℃、濕度為50%±10%RH的標準空氣條件。安裝太陽能模擬系統,用于以固定的輻射強度加熱受試車輛車廂。車廂內的最終溫度取決于車窗玻璃和頂棚材質的隔熱效果。對于特定問題,可能需要關注其他點的溫度測量,例如,儀表板、受試車輛頂部、后部行李架等。
相關鏈接
2021年7月30日,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以線下和線上直播的形式在北京舉辦“2021中國車內氣味研究報告階段性研究成果分享會”。
對于企業來說,由于季節因素、供貨周期、倉儲條件等問題,部分企業量產車型氣味性能差于研發或管控目標。此外,在技術層面,由于車內氣味問題的復雜性,汽車企業在氣味管控方面仍存在技術難題,難以滿足消費者健康需求。
數據分析部分,2021年上半年完成10款車型的氣味數據采集工作,并針對近兩年來的采集車型開展了整體車型氣味結果分析和典型車型性能解析分析。本次發布的2021年中國車內氣味研究報告階段性研究成果,是通過“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的方式,對消費者關注度高的車型進行深入的氣味調研分析、氣味物質解析和氣味綜合分析。
整體車型氣味結果分析方面,鎖定的高風險氣味物質主要是芳香烴類、醛類、酯類、醇類等物質;常溫檢測下,有32%車型的高風險氣味物質數量超過5個;高溫檢測下,有36%車型的高風險氣味物質數量超過14個。常溫檢測下,有64%車型的氣味客觀強度超過均值3.4級;高溫檢測下,則有48%車型的氣味客觀強度超過均值3.8級。在兩種檢測條件下,出現頻率較高的氣味類型是皮革味、發泡味、溶劑味和刺激味,個別車型出現了油漆味等消費者極為反感的氣味類型。
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行業VOCs八項物質達標情況不容樂觀,汽車企業應繼續加大車內空氣質量管控力度,保證產品合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