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強身創新立命,南孚以實力領跑電池行業
2022/2/25 14:16: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南孚電池自創辦至今,始終扎根科研、聚焦創新,堅持全產業技術手段革新和系統性能力創新,并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迭代與升級,創造了連續29年銷量領先。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與南孚始終如一的理念堅守密不可分。南孚電池自創辦至今,始終扎根科研、聚焦創新,堅持全產業技術手段革新和系統性能力創新,并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迭代與升級,創造了連續29年銷量領先。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與南孚始終如一的理念堅守密不可分。早年堿性電池的核心技術專利及生產所需的關鍵材料等均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且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國民用電池市場仍主要以銷售碳性高汞電池產品為主。南孚電池雖然在當時就已經占據了國內電池消費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但公司管理團隊卻清醒意識到,不管是從產品性能還是從環境友好程度而言,高汞碳性電池產品都不符合南孚在技術路線上的定位,為此毅然決定完全放棄碳性電池生產,從產品研發、工藝開發、生產制造、裝備研制等全方位轉向無汞堿性電池。
1992年,南孚電池率先研發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LR6綠色環保堿錳電池新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一舉打破了國外廠商的行業壟斷。自此,好用不貴的“中國制造”堿性電池開始配套收音機、隨身聽、尋呼機等用電器具進入了廣大中國消費者家中。
多年來,經過歷次技術革新,南孚電池無論在容量提升、產品環境友好、大功率/中小電流放電性能、長壽命貯存和安全性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在環保方面,從生產線、關鍵配件,到產品包裝、工藝改進,再到信息化、企業環境管理等多維度的改善工作也已取得顯著成效。
據南孚電池質量體系工程師劉暉稱:南孚的生產線經歷了3代變革,第一代是從FDK等國外廠商成套引進的生產線;第二代生產線為自主研發的400/600自動裝配線:2000年11月27日,中國首條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國家創新項目——南孚“400只/分鐘高能無汞LR6堿錳電池裝備”,通過了國家級驗收并正式投產。這標志著中國徹底終結了不能制造高能無汞堿錳電池生產線的歷史。南孚電池因而成為我國第一家能生產堿錳電池設備的電池廠商,也因此榮獲200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代生產線則是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其主要特點是綜合能耗水平低、生產效率高、一次成品合格率、關鍵質量參數控制更加精準。產品裝配及包裝線產品生產速度也在不斷刷新記錄,從原來的400只/分鐘到600只/分鐘,到后來的900只/分鐘,產量和達成率均達到行業領先水準。
依托獨特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模式,南孚電池持續突破專利封鎖、生產設備國產化自主研制等層層難關,并從1988年到2022年,持續創新,不斷突破,高速發展了34年。也正是這種技術強身創新立命的堅守,才使得南孚電池始終保持無與倫比的競爭力,譜寫出中國快消品歷史上的商業奇跡。
如今,隨著雙碳政策的大力推行,帶有綠色環保屬性的產品也逐漸走上舞臺中央。在市場劇烈變動的情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南孚電池,將會如何應對,又會以怎么樣遠矚的策略,決勝未來,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優質的產品,讓我們拭目以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