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東云教育:職業教育逐漸成為代表未來的新勢力
2022/3/17 17:02:28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職業教育被多次提及。報告指出今年要“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在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職業教育被多次提及。報告指出今年要“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而早在去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明確指出,“應鼓勵區域、行業骨干企業聯合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共同組建產教融合集團(聯盟),帶動中小企業參與,推進實體化運作。”有分析人士指出,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強職業教育扶持力度,其目的顯而易見是針對逐漸消退的人口紅利。換句話說,對職業教育的扶持將是長期的、戰略性的政策,而產教融合則是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指明了出路。職業院校的教育目的是為相關行業提供大量高素質人才,但在我國各行業都迅猛發展的趨勢下,職業院校對社會輸送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仍然是用人單位說的算。因此,職業院校引入企業共同參與課程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偉東云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企業參與到職業院校的課程設計中,有針對性地為自身‘委培’專業技能人才,這個看似簡單邏輯因為企校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實施的阻力很大。比如單一企業參與的課程設計,或許只是針對該企業的用人需求,同行業其他企業未必認可。此外,單一企業的人才需求是有限的,甚至是不穩定的,而職業院校很難如此個性化地為每一個企業‘定向’培養人才。總而言之,企業有某個方向的人才需求,但職業院校無法準確評估這一需求的可靠性,這種信息不對稱是阻礙產教融合的根本原因。”
據新華社報道顯示,目前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有1.13萬所職業學校、3088萬在校生,年均向社會輸送1000萬畢業生。數據顯示,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雖然我國每年凈增人口數量在放緩,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政策下,現存人口紅利仍然具有相當大的挖掘潛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