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降至46 供需繼續收縮
2022/5/9 14:06:47 來源:證券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進一步下降,為46.0,環比上月走低2.1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值。這一走勢與同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制造業PMI走勢一4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進一步下降,為46.0,環比上月走低2.1個百分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低值。這一走勢與同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制造業PMI走勢一致。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4月局部疫情持續,制造業景氣度持續轉弱。目前政策層面最為緊迫的工作是堅持“動態清零”既定方針不動搖的前提下,優化人員和物資流動,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此外,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應加大扶持力度,穩定市場預期。疫情之下,眾多企業員工、靈活就業人員、低收入群體收入下降、生活困難,政策層面不能忽視。
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分項指數顯示,4月制造業供給和需求繼續收縮。第二季度之初PMI指數走弱,主要是產出收縮加劇所致,產出收縮率創下2004年初該調研開始以來的次高記錄,僅次于2020年2月,原因普遍與疫情防控收緊有關,生產運營和供需兩側均受影響。據部分調查企業反映,因生產交付困難而導致客戶取消訂單。物流問題也拖累外需,4月新出口訂單量出現了2020年5月以來最急劇的下降。
物流受疫情管控措施影響巨大。許多企業表示,封控限行,加上原料供應緊張,影響了投入品的交付速度。4月供應商交付延遲率創調查歷史次高。
需求減弱也導致采購量和采購庫存收縮。許多企業表示出行持續受限,產品難以付運。疫情擾亂企業正常運營,4月積壓工作指數顯示制造業積壓工作量連續第三個月上升,雖然積壓率尚算溫和。同時,部分企業反映,疫情導致工人難以返廠。
成本方面,通脹壓力仍然高企。4月制造業企業購進價格指數略有下降,但仍遠高于榮枯線。調查企業反映,疫情和俄烏沖突雙重因素影響下,物流受阻,原材料價格上升。相比之下,仍處于擴張區間的出廠價格指數卻錄得2022年內新低,表明市場景氣度有限,企業難以將成本端漲價壓力轉移至銷售端。
盡管制造業供需均收縮,企業家整體仍維持樂觀情緒,4月生產經營預期指數基本與上月持平。企業家普遍憂慮疫情反恐措施還需持續多久,供應鏈和市場需求何時才能得到改善。
轉自: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