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報告(2022年4月)
2022/5/31 15:10:58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指數監測模型結果顯示,4月份,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為44.9,較上月增長4.5個點,位于“正常”區間運行;先行合成指數為69.3,較上月增長1.1個點。 景氣指數在“指數監測模型結果顯示,4月份,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為44.9,較上月增長4.5個點,位于“正常”區間運行;先行合成指數為69.3,較上月增長1.1個點。
景氣指數在“正常”區間小幅上升
4月份,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較上月增長4.5個點至44.9,位于“正常”區間運行。
4月份,構成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的6項指標位于“正常”區間運行,鉛酸蓄電池、鍍鋅板、鉛鋅礦進口量3項指標處于“偏冷”區間。
先行合成指數繼續小幅增長
4月份,在中國鉛鋅產業合成指標中,先行合成指數69.3,較上月增長1.1個點。在先行合成指數的具體指標中,LME鉛鋅價格指數、M2、鍍鋅板、鉛酸蓄電池指標和固定資產投資指數,較3月份分別增長2.9%、1%、0.03%、1.7%和0.1%,只有鉛鋅礦進口指數較上月下降1.4%。
產業運行情況與趨勢
一是礦山產量同比顯著增長。年初以來,鉛鋅價格偏高及加工費偏低,精礦價格恢復較高水平,這些因素刺激了礦山的生產積極性。4月份,國內多數地區礦山生產均已恢復較高開工率,鉛、鋅精礦累計產量較2021年同期顯著增長,且均已恢復至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但因國內外精礦價格大幅倒掛,進口礦的補充仍然有限,而冶煉開工提升增加了原料需求,國內原料供應緊張格局進一步加劇。4月份,國產鉛精礦加工費均價為1100元/金屬噸,環比基本持平;鋅精礦加工費再創年內新低,月度均價為3700元/金屬噸,環比下降200元/金屬噸,個別地區最低報價已觸及3300元/金屬噸以下。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冶煉生產的影響有所弱化。4月份,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此消彼長,部分地區的物流運輸不暢問題有所緩解,但影響尚未完全消除,部分地區冶煉開工仍然受限。據相關統計,4月份,中國鉛產量同比增長2%,鋅產量同比增長0.2%;前4個月,鉛、鋅累計產量尚未實現同比增長。
三是需求側壓力逐步凸顯。4月份,鉛鋅價格保持高位,下游行業成本壓力加大,多地區下游企業的原料和產品的運輸不暢,運輸成本居高不下。在原料成本抬升而成品價格上漲受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打擊下,4月份傳統的消費旺季訂單流失明顯,尤其是下游出口訂單的彌補難度較大,消費復蘇節奏緩慢,社會庫存累庫持續時間已超過2020年同期。截至4月末,國內鉛社會庫存繼續保持在10萬噸水平;鋅社會庫存增至近27萬噸,處于近5年高位。
四是精鉛價格保持高位,精鋅價格屢創新高。4月份,鉛價格運行重心保持高位。其中,LME三月期鉛均價2387美元/噸,同比上漲17.5%,環比上漲1.4%;SHFE鉛主力合約均價15551元/噸,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0.8%。鋅價在海外消費強勁帶動下,創2007年以來新高,LME三月期鋅均價4301美元/噸,同比上漲51.1%,環比上漲8.6%;SHFE鋅主力合約均價27862元/噸,同比上漲28.2%,環比上漲7.2%。相比而言,外盤價格漲幅遠高于內盤,價格延續外強內弱的局面。
綜上,4月份,國內鉛鋅供應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所減弱,但需求側受抑制明顯,產業運行形勢尚不樂觀。初步預計,5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干擾因素仍將持續,但需求將較上月有所改善,中國鉛鋅產業月度景氣指數將保持在“正常”區間運行。(周遵波 夏叢 執筆)
附注:
1. 鉛鋅產業景氣先行合成指數(簡稱:先行指數)用于判斷鉛鋅產業經濟運行的近期變化趨勢。該指數由以下6項指標構成:LME鉛鋅價格指數、M2、鉛酸蓄電池、鍍鋅板、鉛鋅礦進口量指數、固定資產投資指數。
2. 鉛鋅產業一致合成指標(簡稱:一致指數)反映當前鉛鋅產業經濟的運行狀況。該指數由以下3項指標構成:生產指數、主營業務收入指數、利潤總額指數。
3. 鉛鋅產業滯后合成指標(簡稱:滯后指數)與一致指數一起主要用來監測經濟變動的趨勢,起到事后驗證的作用。該指數由以下3項指標構成:流動資本余額、應收賬款總額、產成品余額。
4.綜合景氣指數反映當前鉛鋅產行發展景氣程度。景氣燈號圖把鉛鋅產業經濟運行狀態分為5個級別,“紅燈”表示經濟過熱,“黃燈”表示經濟偏熱,“綠燈”表示經濟運行正常,“淺藍燈”表示經濟偏冷,“藍燈”表示經濟過冷。對單項指標燈號賦予不同的權重,將其匯總而成的綜合景氣指數也同樣由5個燈區顯示。
綜合景氣指數由9項指標構成,即先行指數和一致指數的構成指標。
5.編制指數所用各項指標均經過季節調整,已剔除季節因素。
6.每月都將對以前的月度景氣指數進行修訂。當時間序列加入最新的一個月的數據后,以往月度景氣指數會或多或少地發生變化,這是模型自動修正的結果。
7. 生產指數,包括國內生產鉛、鋅精礦金屬含量、精煉鉛、鋅產量。進口量指數,包括進口鉛、鋅精礦含鉛、鋅量、進口精煉鉛、鋅金屬量。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