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品牌沖上市 雞精越來越“香”了?
2022/7/7 14:10:23 來源:中國食品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自2014年來,我國雞精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且目前仍處于量價齊升的高速發展期。6月21日,新三板掛牌調味品企業廣東百味佳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味佳”)發布公告自2014年來,我國雞精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且目前仍處于量價齊升的高速發展期。6月21日,新三板掛牌調味品企業廣東百味佳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味佳”)發布公告稱,公司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已獲受理。若此次能成功上市,百味佳將成為佳隆股份之后的第二家以雞精品類為主要經營業務上市的調味品企業。
本土品牌壯大能否打破寡頭壟斷格局?
雞精是一種復合調味料,以味精、食用鹽為主要原料,添加雞肉或雞骨等成分,具有雞的鮮味和香味。20世紀90年代初,雞精產品開始在我國規模化生產,經過近30年的發展,消費者對于雞精的認可程度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自2014年來,我國雞精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為38.98億元,同比增長44.85%;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4.95億元,同比增長15.32%,增速漸緩;初步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3.45億元,未來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目前我國雞精行業發展較為成熟,集中度較高,消費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穩定,主要分為三個層級:一是擁有太太樂、豪吉、家樂等品牌的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雀巢(中國)有限公司等品牌知名度高的外資企業,銷售區域覆蓋全國多個省市地區,其產品質量較高且品牌營銷意識強,營銷策略成熟,市場成長性較好;二是以佳隆股份、百味佳等為代表的本土大型生產商,憑借差異化的市場競爭策略,通過獨特的產品技術、成熟的營銷管理和品牌推廣能力,成長為具有全國性競爭力的企業;三是以低端產品、低廉價格游擊于市場的各地中小復合調味品生產企業,其主要專注于周邊區域市場的開拓,銷售覆蓋半徑較小且主要集中在農村市場。
“就雞精產品來講,目前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就像太太樂長期占據超過50%的雞精市場份額,整個行業呈現出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業內人士指出。6月21日,百味佳發布公告稱,公司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申請,已獲受理,輔導機構為東莞證券。而目前,以雞精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本土上市企業,只有佳隆股份“一只獨苗”,上市時間為2010年的10月。若此次百味佳能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我國雞精上市企業陣營將再添“一員大將”,借助資本的力量,對于壯大雞精本土品牌,增強本土品牌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百味佳創立于1994年,目前以雞粉、雞精、炸粉為核心產品,此外還有調味醬汁、調味粉、佐餐類調味料、西餐調味料等多種復合調味品,在國內中高檔餐飲業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旗下品牌包括“百味佳”“豪天”和“大廚”等。百味佳終端客戶以餐飲企業為主,2021年,營收4.04億元,毛利率33.90%,與已經上市的復合調味品企業頤海國際(2021年毛利率為32.4%)、天味食品(2021年毛利率為32.31%)、佳隆股份(2021年毛利率為32.89%)相比毫不遜色。同時,百味佳還參與雞粉、雞汁調味料等行業標準的制定,在國內的市場中處于示范地位。
外部環境變暖品類擴張市場拓展值得“期待”?
分析百味佳與佳隆股份近幾年的公司年報數據可以看到,2021年,公司營收與凈利潤均呈現回暖態勢,并且超過疫情前水平。業內人士指出,這與整個雞精行業的外部環境變暖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調味品協會大數據信息中心調研數據顯示,雞精行業連續3年表現較為平淡,但2021年全行業迎來了較大的同比增長,前10家企業中有90%的企業實現了正向增長,其增長速度在各調味品品類中排在前列。在2021年調味品全行業生產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逆勢增長尤為不易,而這得益于餐飲市場的復蘇和食品工業的廣泛應用。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年,國內餐飲收入46895億元,增長18.6%;限額以上餐飲收入10434億元,同比增長23.5%,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部分省份和地區餐飲市場的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近年來,餐飲市場已經成為雞精的主要市場,銷售占比遠超家庭消費市場,餐飲市場的調味品應用為雞精市場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雞精行業另外一個市場增長點來自調味品在食品工業的更廣泛應用。味道是食企核心競爭力,調味品的調味功能日益受到重視,被食品生產企業廣泛應用。2021年,預制菜行業頗受青睞,以雞精為原材料之一的調料包和基礎食材一樣,成為預制菜的標配。雞精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應用領域也更加廣泛。
華經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雞精仍處于量價齊升的高速發展期。一方面,從消費的角度來看,由于餐飲業快速發展以及居民對調味品消費認識的進一步深化,雞精對于味精的替代進程不斷加速;從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行業結構的調整和消費形態的改變,也都為雞精品類的延續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雞精品類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接近飽和,但在廣大農村占有率仍然很低。有數據顯示,2020年傳統醬醋滲透率達到99%,味精達到78%,雞精僅為64%。由此可見,針對中國金字塔型的消費結構,未來鄉鎮及農村將是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沖擊,雞精生產企業的經營業績出現了波動,營收、凈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但從長期來看,首先,我國調味品的市場規模已突破4000億元,這也為雞精生產企業的品類擴張和市場開拓提供了不小的增長空間。其次,無論是餐飲市場,還是以預制菜為代表的食品領域,都對雞精有較大需求,為其健康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雞精行業發展未來可期。(高嬌娣 綜合整理)
轉自:中國食品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廢棄生物質制成新型類PET塑料
- 下一篇:首個海洋油氣生產裝備智能制造基地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