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品工業搭上“數字快車”
2022/7/14 14:10:23 來源:中國電子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海爾連續13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首位,伊利、蒙牛躋身全球乳業10強,嬰配乳粉質量抽檢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9.5%以上……近年來,國貨之光為消費品工業提升品種引海爾連續13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首位,伊利、蒙牛躋身全球乳業10強,嬰配乳粉質量抽檢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9.5%以上……近年來,國貨之光為消費品工業提升品種引領力、品質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寫下生動注腳。
消費品工業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各領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自2016年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實施以來,我國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本土品牌越來越“爭氣”。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聚焦消費品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強化數字理念引領和數字化技術應用。工信部于日前啟動了2022“三品”全國行活動,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協同發力,推動消費品工業全產業鏈條數字化轉型升級。
“三品”戰略推動消費品工業提質增效
消費品工業是我國重要民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在吸納就業、出口創匯、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數據顯示,我國消費品工業利潤、出口交貨值均占全部工業的1/4左右,企業數、從業人數占全部工業的四成,有一百多種消費品產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對我國GDP增長貢獻率為65.4%,是近年來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部署實施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如今,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齊抓共促“三品”戰略的良好氛圍初步形成。
為使消費品品種更全、品質更高、品牌更強,工信部持續推動消費品工業提質增效,培育了1000多種引領消費升級趨勢的創新產品,創建40個“三品”戰略示范城市,打造54個創意設計示范園區。服裝、家電、制鞋等重點消費品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10家消費品企業進入世界品牌500強。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增品種方面,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各類新型高端耐用消費品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工信部數據顯示,2016—2021年,中國智能家電市場規模從2240億元增至5760億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從2608億元增至5800億元。洗碗機、破壁機、掃地機、洗地機等方便人民群眾生活的家電品類快速增長。
提品質方面,消費品品質不斷提升,國貨質量快速進步。重點消費品領域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5%以上,智能坐便器質量抽檢合格率由2015年的60%提升到2021年的91.5%,嬰配乳粉質量抽檢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9.5%以上,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度逐步提升,海外搶購智能坐便器等現象顯著改善。
創品牌方面,“爆款”產品越來越多,本土品牌越來越“爭氣”。紡織、家電產業整體實力已居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制造”全球競爭力不斷增強,海爾等10家消費品企業進入世界品牌500強。部分企業加強創新和品牌營銷,產品不僅在國內熱銷,在國外也成為“爆款”,出海訂單激增,“反向海淘”現象屢見不鮮。
“幾年來的實踐經驗表明,在消費結構全面升級,需求結構快速調整的背景下,消費品工業要實現更加穩健、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持之以恒實施好‘三品’戰略,以更豐富的品種、更過硬的品質、更優質的品牌更好匹配消費升級需求,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何亞瓊表示。
數字化澆灌消費品工業茁壯成長
今年“618”期間,方太集成烹飪中心整體銷量同比增長40.14%。方太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其背后的秘訣,是借助數字技術洞察市場需求,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產品迭代。美的集團與2011年數字化轉型前對比,企業營收提升156%、凈利潤提升333%。
在數字化澆灌消費品工業茁壯成長的同時,“國貨崛起”成為趨勢。海爾連續13年蟬聯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位;海信電視機出貨量居國內市場第一、全球第三;歌爾中高端VR產品占全球市場的70%以上……
未來,要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根本性轉變,將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亟須發揮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品牌溢價,增強產品供給質量和對市場需求的適配性,推動產品走向世界。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行動方案》,借力數字技術優化供給,讓內需拉動經濟的引擎更強勁。從“量”上來看,《行動方案》要求圍繞健康、醫療、養老、育幼、家居等民生需求大力發展“互聯網+消費品”,開展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讓更多綠色、智慧、創新產品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需求;從“質”上來看,產業數字化不僅是產品數字化,更涉及研發、生產、物流、推廣等各環節。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劉文強指出,《行動方案》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協同發力,推動消費品工業全產業鏈條轉型升級。一是有利于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行動方案》通過數字化驅動創新資源積聚、設計能力提升、擴大產品供給等方式,不斷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切實推動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產品供給能力,激發企業增加中高端消費品供給的內生動力。二是有利于進一步聚力賦能提質增效。《行動方案》注重發揮消費品工業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聚焦研發設計、生產管控、設備運維、遠程服務、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促進實現全生命周期質量管控和產銷用協同發展。三是有利于加快形成品牌競爭優勢。《行動方案》利用數字化技術為品牌建設提供良好生態環境,致力培育打造一批管理先進、品質優良、品牌卓著的一流企業,深度挖掘民族品牌文化價值,鞏固增強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促進品牌消費。
數字化助力消費品工業“三品”行動是一盤大棋,需要政府、企業行程合圍之勢,從技術、平臺、場景等各個領域創新突破,發揮1+1>2的聚合效應。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開展2022“三品”全國行活動。參與活動的30余家行業協會、200余家品牌企業在倡議中表示,將依托“三品”全國行活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新品、名品、精品,為實現工業經濟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
各地消費品工業數字化轉型力度空前
記者了解到,包括山東、浙江、上海、重慶在內的消費品工業強省(市)將借助2022“三品”全國行活動,圍繞各地優勢產業,構筑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高地,力度空前。
在山東,包括紡織服裝、食品、造紙、智能家電、家具等在內的現代輕工紡織產業,今年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體系。據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曉介紹,近年來,山東先后培育了25個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群、8個國家級家具產業集群,認定了35個省級特色優勢食品產業集聚區,攻克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
“我們聯合山東省內14個部門共同舉辦‘新輕紡 享生活’現代輕工紡織‘三品’消費季活動,從供給側發力,推動企業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以更大力度開拓國際市場,以更高質量、更優產品適應市場、引領市場、創造市場,以優質供給賦能消費升級。”王曉表示。
作為我國時尚消費品領先之都,上海將時尚消費品產業首次納入上海“十四五”重點產業范疇,重點圍繞數字創新升級推進、載體場景優化升級、時尚生態體系建設“三大專項”,全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阮力表示,上海計劃到2025年使時尚消費產業規模超5200億元,建設10個時尚消費品產業智慧工廠,100個時尚消費品產業特色數字化應用場景,1000個時尚消費品與購物、服務、文化融合場景。上海還將充分發揮拼多多、阿里巴巴、小紅書、得物等在線新經濟平臺的作用,突出“吃穿住行民生需求”,以新品種、高品質、新場景打響“上海制造”品牌。
生動的數字化轉型實踐,讓浙江省消費品工業成績斐然。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許小月介紹,2021年,浙江全省規模以上消費品工業營業收入首破3萬億元,規模居全國前列。不僅如此,浙江省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推動一批產業大腦建設,認定包括消費品工業在內的智能工廠423家、未來工廠61家,重點行業典型企業裝備數控化率達60.7%、工業設備聯網率達42.3%,累計上云企業近45萬家。
將消費品工業視為重要支柱產業的重慶,2021年規上消費品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830.2億元,同比增長10.5%,保持了持續平穩發展態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羅莉表示,自2018年以來,重慶市創建數字化車間170個,培育了4個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應用示范場景,推動實施1200余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62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知時識勢,因時用勢。數字技術、數字變革、數字服務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有效實施“三品”戰略,不僅有助于進一步發揮消費對于經濟發展的持久拉動作用,還將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協同發力,推動消費品工業全產業鏈條轉型升級。(記者 齊旭)
轉自:中國電子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再創佳績∣環海冷鏈與深圳市簽約成功
- 下一篇:精裝房驗房裝修攻略,盡在土巴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