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環境監測的數據質量管理
2022/7/14 19:31:41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環保數據造假問題一直是社會公眾關注的問題,無疑也是最嚴重的治理之難。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境監測領域工作的生命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近年來,環保數據造假問題一直是社會公眾關注的問題,無疑也是最嚴重的治理之難。監測數據的質量是環境監測領域工作的生命線,是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實施環境管理與決策的基本依據。作為持續深耕檢驗檢測信息化領域的提供商,三維天地認為切實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于監測工作全過程,是指在環境監測的全過程中為保證監測數據和信息的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最終以保證檢測報告的質量。因此,必須有一個質量控制過程,明確質量控制各階段可能影響檢測報告的各項因素。從而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使其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SW-LIMS)在環境監測行業成功應用已有十五余年,經過多年的實踐打磨,成功打造出了實驗室管理過程中的成熟且全面的解決方案。其中質量控制過程方案,包括質量策劃、質量保證、質量控制、質量改進和質量監督等功能。
三維天地SW-LIMS系統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質量過程的控制:
1 人員管理
監測分析人員必須全部持證上崗。監測人員經持證上崗考核合格,方能從事相應的監測工作,未取得合格證者,只能在持證人員的指導下開展工作,監測質量由持證人員負責。
2 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按周期檢定計劃經計量部門檢定合格后,方可用于監測工作。在兩次檢定/校準周期之間進行一次期間核查,需要期間核查的儀器設備必須按計劃進行核查。
3 環境條件控制
在監測時控制好環境條件并記錄,監測環境條件必須滿足測試規范要求。
4 比對和能力驗證
按計劃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的實驗室能力驗證。
5 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
5.1全程序空白實驗
每次測定樣品時必須同時進行空白試驗。空白實驗主要在于對試劑進行檢驗,檢驗其環境因素和實驗條件對樣品測定的影響。在進行實驗時,其前提條件就是對水中待測物質濃度進行要求,要求其要比所用方法的檢測限低。樣品的分析響應值包括樣品中待測物質的分析響應值,除此之外,還包括其他因素的分析響應值。應該在每次進行樣品分析的同時都要作空白實驗,因為影響空白值的因素是經常發生變化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這些因素對樣品測定的綜合影響。
5.2校準曲線實驗
所有用校準曲線定量且斜率穩定的項目,須在每批次樣品測定時,對曲線進行核查或重新繪制校準曲線。
5.3平行雙樣實驗
平行雙樣誤差測定能夠減小隨機誤差,而單次分析結果,根本就沒有辦法對其離散程度進行判斷。隨機抽取10%-20%的樣品進行平行雙樣測定,此分析不僅能夠反映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并且還可以對同批測試結果的穩定情況進行檢查。分析人員在去樣品時,每個樣品都去兩份,由質控員把所有待測樣品交給分析人員進行測定,最后報出測定結果,由質控員將密碼對號檢查是否合格。
5.4加標回收實驗
在樣品的測定時,在同一樣品的平行樣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物質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測試結果的準確度可以通過加標回收率的測定來進行反映。在測定加標回收率時,加標物質應該具有與待測物質相同的形態;加標量也盡量與待測物含量近似。分析結果由質量保證室進行評價,密碼樣測試結果應在保證值范圍內,加標回收率應落在方法允許的控制限之內。
5.5標準物質對比實驗
標準物質的結果是可以檢查分析測試的準確性,它是經權威部門進行的。在環境監測中,實驗室內的系統本身難以發現自身的誤差,此時常常借助標準物質來對其進行測定,為了能夠及時地發現系統可能存在的誤差并且及時對此進行預防,從而才能使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度是否可以接受、是否在允許范圍內得以確定。同時,標準物質分析不僅能夠檢測系統存在的誤差,而且還能對實驗室內分析人員的技術水平進行考核。
6 實驗室外的質量控制
6.1對于水質監測,點位布設和樣品采集按規范進行,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采樣記錄填寫完整,保證樣品運輸質量,做好樣品交接和存儲。
6.2對于大氣監測,要按規范布設監測點位,保證監測數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按規范要求采集樣品,保證樣品的真實性和代表性,采樣前要進行氣路檢查及流量校準,保證整個采樣過程中采樣系統的氣密性和計量的準確性。
6.3對于噪聲監測,主要是注意氣象條件并在每次測量前后對聲源進行校準,并填寫記錄,測量前后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作為是國內專業的檢驗檢測信息化高新技術企業,三維天地公司在夯實質量的道路中,堅持建設以業務專家與IT技術人員相結合的研發與服務團隊,不斷追求自身產品技術的不斷疊新,應用服務專業化與智能化。助力各行業實驗室客戶共同發展,創造可持續價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