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中國原創技術,飛算斬獲“中國信創軟件工程卓越產品獎”
2022/7/14 20:04:5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國內企業級ICT領域的權威研究機構海比研究院發布了《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本報告由海比研究院、中國軟件網經過多方走訪調研重磅推出,旨在深度解析我國信創產業發展的問題,梳理我國信創生態體系全貌近日,國內企業級ICT領域的權威研究機構海比研究院發布了《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本報告由海比研究院、中國軟件網經過多方走訪調研重磅推出,旨在深度解析我國信創產業發展的問題,梳理我國信創生態體系全貌,并從供需兩側研究信創產品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解決方案、選型需求、共同探索信態生態未來發展方向。據中國軟件網、海比研究院董事長、應用軟件產品云服務分會秘書長曹開彬介紹,《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有兩大特點,“一是側重于信創廠商的研究,包括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產品性能、解決方案價值等層面;二是通過對選型的研究,希望幫助企業選擇到適合自身的信創產品。”
因此,報告遴選了一批在信創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企業進入2022中國信創生態市場全景圖,華為、中興、中國電信、奧哲、飛算等企業入選。
此外,為了鼓勵企業為信創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中國軟件網和海比研究院還聯合發布了“2022中國信創生態優秀企業/產品推薦榜單”,并針對企業的不同成就頒發了對應獎項,用友BIP、藍凌軟件、飛算等20家企業上榜并獲獎。其中,飛算憑借SoFlu軟件機器人的原創技術實現軟件開發的全流程全自動,變革了傳統軟件工程,在降低軟件開發門檻的同時提升了效率而榮膺“2022中國信創軟件工程卓越產品獎”。
針對SoFlu軟件機器人的技術創新,一直高度關注我國技術自主可控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評價道,“今天,軟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軟件工程的發展也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能停留在一些陳舊的老觀念、老規范、老平臺上。近期,我國軟件界在軟件工程方面出現的一些創新,例如‘低代碼開發平臺’、‘軟件機器人’等等,是值得支持和鼓勵的。SoFlu軟件機器人的價值在于通過標準化、自動化的流程,降低了從開發、測試到運維的門檻,將敏捷管理制度落地,幫助企業做到降本增效,達到提升軟件業創新速度的目標。”
突破“卡脖子”技術,信創發展大勢所趨
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突破“卡脖子”技術仍是當下的重點。
倪光南院士多次強調,信息技術體系是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的,它們“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只能依靠自主創新予以突破。
疫情之下,大國博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呼聲越來越高。致力于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信創產業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成為國家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并在政策方面得到層層加碼支持。2021年,《“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提出,“加強信息技術基礎研究、強化關鍵技術創新,強化市場化和產業化引導,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短板重點突破和集中攻關”。
同時,政策也對信創目標提出了高要求。《國務院關于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我國規模以上企業軟件業務收入要突破14萬億元,年均增長12%以上。
在充分的政策支持和明確的目標導向下,信創正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更是面向長遠未來,開啟了一個信創黃金時代。海比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信創產業規模達9220.2億元,近五年復合增長率為35.7%,預計2025年突破2萬億,行業市場規模將會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有一批關鍵產品正在突破封鎖,在軟件開發領域,SoFlu軟件機器人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全流程全自動,開啟軟件開發新篇章
“獲得這個獎項很受鼓舞,目前,SoFlu軟件機器人在實踐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幫助很多企業實現了軟件研發的降本增效,此次獲獎更是體現了信創行業對SoFlu軟件機器人的原創技術的認可。”談及此次獲獎,SoFlu軟件機器人的總設計師飛算云智總裁陳定瑋忍不住感慨。
據陳定瑋介紹,根據在IT行業近二十年的從業經驗,他觀察到,軟件開發雖然是一個高科技行業,但實際用的還是最原始的作業方式,所有的底層代碼都要由開發人員手工敲寫,這就導致軟件開發普遍面臨著代碼質量差、開發周期長、人員管理難等問題。
陳定瑋決定改變這一現狀,通過對工具的使用把開發人員從“重復造輪子”的底層代碼中解放出來。
經過多年的苦心孤詣,飛算SoFlu全自動軟件工程平臺終于在2020年底問世,只要在可視化界面拖拽組件及配置參數,無需手動敲寫代碼,平臺就能自動完成后端微服務的開發。作為全球首發的中國原創,旋即引起業內廣泛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柴天佑、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石勇、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等業內專家紛紛點贊,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權威媒體也相繼報道。
在隨后的一年多時間里,產品不斷優化升級,經過上百次迭代并陸續上線全自動測試平臺和前端全自動開發平臺后,成功升級為全新的SoFlu軟件機器人。通過人機協同,SoFlu軟件機器人能自動完成軟件后端開發、前端開發、測試、運維,幫助開發者實現“一人一項目,十人抵百人”的效能提升。
升級后的產品不僅再次得到國內多位院士的認可和稱贊,2017年圖靈獎得主、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三院院士大衛·帕特森也評價道,“SoFlu軟件機器人能夠通過自動化的方式變革傳統軟件工程模式、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新的開發模式、最佳實踐的沉淀、人工智能的賦能,打開了創新的大門,讓軟件行業迎來了黃金時代。”
在實踐中,SoFlu軟件機器人幫助中石油的9人小團隊在45天內就完成了在傳統開發模式下需要27人耗時300多天才能完成的大型電商平臺的系統重構,該電商平臺上線至今一直保持著穩定運行。其負責人不禁感慨,“SoFlu軟件機器人讓我們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更讓我們有了底氣真正實現自主開發。”
結語
當前,我國各行各業所面臨的“卡脖子”難題依然有待解決。信創對技術自主創新的促進作用不容小覷,正是因為信創產業的發展,才給SoFlu軟件機器人這樣擁有中國原創技術的產品提供了更好的生長土壤,我國的自主創新技術才能不斷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早日實現關鍵技術的自主可控,擺脫外國的技術“卡脖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